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高校作为青年工作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在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上下功夫,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勇担时代使命,培养有志气的新时代好青年。有志气,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努力上好“三堂课”,担当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一是上好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主阵地,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为课堂内容蓝本,引导学生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二是开好文化课。要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志气相契合的内容,按照文化探寻、文化传递、文化加工、文化创造的思路,生动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中坚定“四个自信”。三是做好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志气元素,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帮助学生寻找个人专业理想和民族发展前途的结合点,教育学生心系社会现实问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洞察职业发展,培养有骨气的新时代好青年。有骨气,就是要勇于攻坚克难。要让高校学生准确把握全球局势和世界潮流,切实弄明白国家和人民需要什么,精准认识自己的专业,坚信在自己专业领域上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不畏艰难、敢为人先。一是开设专家论坛,引领学生把握专业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定期召开学术讲座、企业论坛,邀请学术专家、行业专家到校讲学,深度介绍专业所在行业的国际国内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前沿技术,把握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组织市场调查,深入一线把握职业现状。高校要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对接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认识企业的核心产品、企业文化,把握企业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学生勇挑重担的决心和使命。三是强化职业分享,寻找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挖掘同领域的劳动模范、技能大师事迹,打造专业文化角,邀请行业典范、职业达人现身说法,分享工作中攻坚克难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机遇。
练就过硬本领,培养有底气的新时代好青年。有底气,就是要树立必胜信心。青年学生要有底气就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本领硬,底气就足。一是构建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融入思政元素开发相应的专业课程,并围绕职业岗位举办技能竞赛,依托专业课程组织职业能力认证,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发展,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二是打造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的竞赛生态。围绕不同专业的发展现状,聚焦企业一线需求,丰富创业比赛、技能竞赛项目体系,鼓励学生用自身所学解决行业现实问题,为企业的难点、痛点建言献策。三是探索课程+证书的教学模式。整合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嵌入“1+X证书”,探索“以证代考”的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四是优化实践教学机制。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引导企业联合育人,提升实践本领,让学生对专业、对未来充满自信,对未来的变化更有底气。
(作者系永川区政协委员、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