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打造璧山“五新”样板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六单工作法”架起新时代服务群众的桥梁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三个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打造璧山“五新”样板
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六单工作法”架起新时代服务群众的桥梁
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以“三个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三个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侯金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市域治,天下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发挥着承上启下、左右互通、统筹协调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支柱、枢纽、牵引作用。要坚持协同治理,就要以制度、体系、主体协同加快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坚定不移走“中国之治”道路作出新贡献。

  以制度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协同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紧紧抓住“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两个关键。一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社会治理领导制度;建立健全各方协同、保障有力的社会治理政策协调制度;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运转灵活的社会治理指挥制度;完善内容明确、程序规范、结果科学、监督到位的社会治理协商共治制度;强化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对话社会治理沟通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二要促进制度耦合联动。市域社会治理要重视中央和地方确立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正式制度,以及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文化习俗、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并将正式制度的科学性与非正式制度的在地性充分联动起来,使制度真正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树立权威、提供规则、建立准则。三要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要从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广度、世界的宽度出发,正确把握立与破的关系,进行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的集成再造,妥善处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相互关系,形成核心制度与其他制度相互融合、互促互进的新局面,确保以制度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准有效。

  以体系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协同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行动依据。要基于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治理情境和治理需求,完善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结构、形式、模式,以实现治理成效的最大化。一是建构“一核多元”治理结构。聚焦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一核多元”治理结构。二是推进“五治融合”治理形式。不断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要以政治为方向,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引领力、凝聚力、协调力;以法治为手段,保障各主体以合法的方式、民主的形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以自治为基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以德治为根基,培育人人守则、人人守德、人人向善的良好风尚;以智治为支撑,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走深、走实。三是探索“六联共建”治理模式。探索形成“联抓、联促、联做、联兴、联创、联办”的“六联”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要以党建工作联抓,共建和谐社会;区域发展联促,共建宜居宜业;社会治理联做,共建平安城区;市区建设联兴,共建美好家园;社区环境联创,共建美丽城市;民生事业联办,共建幸福园地,促进社会治理联动、联合、联心,不断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经验、贡献新方案。

  以主体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主体协同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所指。以主体协同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够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一要激发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意愿。党委和政府应着力秉承与践行平等、公开和包容精神,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意愿,充分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二要培养社会主体的协商治理能力。政府机关或社会组织应出台实地、实情针对性举措,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三要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渠道。要积极推进政党、政府、人大、政协、人民团体、基层与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制度化渠道,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共同参与、平等协商的格局,畅通自上而下的政策输出和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的有效路径,使多元社会主体都能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本报编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