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没有见到主人公的电视采访一根竹的重生慢读时光垮垮桥的前世今生巴山雨后
第007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次没有见到主人公的电视采访
一根竹的重生
慢读时光
垮垮桥的前世今生
巴山雨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读时光

艾晓林

  我不是书痴,但自小就极喜爱读书。至今,老家长辈和同辈见到我,仍然提起我读书的旧事,说我在灶门前烧火,都要捧着书读。

  童年时,由于地处偏远,我们都没有更多更好的书读。小学语文课本也很简单,慢慢识得更多的字了,就到处找书读。妈妈上过两年初中,她的语文课本也成了我的教材,《鸿门宴》我最早就是在妈妈的课本中读到的。

  我一直很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赵炳昌。尽管初中课本也很简单,但赵老师会在课堂上给我们读课外的书,比如《星火燎原》等等。班上还订了《四川文艺》,我是班长,就归我保管杂志,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字我都是认真读完了的。

  寒暑假到父亲、婆婆爷爷、姑妈那里,只要能找到的书,我都要认真仔细读。父亲知道我喜欢读书,就到重钢公司或者五厂的图书馆借书让我读。《唐·吉诃德》就是父亲借来,我读的第一本外国文学名著。

  到读高中时,学校图书馆对于我而言,简直就是一座宝藏。高一的时候,我在图书馆借了很多书看,《艳阳天》《金光大道》《铁道游击队》等,读起来孜孜不倦。

  高二的时候,为了迎接高考,我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时间如此紧张,回到住了几十个同学的大教室里,我还常常打着手电,蒙在被窝里读书。

  我在被窝里读《红楼梦》,每天早上醒来,眼屎黏住了睫毛,要费很大的劲,慢慢地把眼屎弄掉,才能睁开眼睛。同学邱剑虹的父亲是一个乡村教师,善书法喜读书,剑虹带来郭沫若的《女神》,我借来一口气读完,这应该是我读的第一本新诗集。

  在重庆一师读书的时候,我仿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寝室、教室、图书馆,听讲、自修、休息,差不多就是所有的生活。那些静静地读书的日子,丰满了青春的羽翼,闪耀着生命的光华。这3年的读书生活,让我一生受益,给我的工作以极大帮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40年的工作中,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公务员,亦或是在科研机构,在不同的领域,我都不断地读书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工作所需,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我常常听到很多父母说,总是心疼孩子读书苦、读书累。在我看来,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在读书中,只能感受到快乐和充实,不曾有丝毫的苦和累。年轻的时候,无论坐车行船,我总是书不离手,没有书读,就会感到特别无聊。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才,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才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这是很经典的论述。对于读书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汉语的语意是很丰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赞美的是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年轻时,记忆力特别好。读书,虽然做不到过目不忘,但一首律诗、一阙词,诵读3遍4遍就可背诵是能做到的。现在随着年龄增大,老眼昏花、记忆力大大衰退已是现实。即使戴上老花镜,字也看得不是很清晰。

  时间就这样突然慢了下来,我也即将迎来退休,生活节奏会更慢。但我不能让时光虚度,我依然会固执地坚持读书。在静静的、慢慢的阅读中,让生命更充实。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