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没有见到主人公的电视采访一根竹的重生慢读时光垮垮桥的前世今生巴山雨后
第007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次没有见到主人公的电视采访
一根竹的重生
慢读时光
垮垮桥的前世今生
巴山雨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没有见到主人公的电视采访

黎延奎

  多年前,巫溪县靠近陕西镇坪县的地方,有个徐家区。我们去徐家,是为了拍摄一个人物,名叫吴显才。

  据说他挣了点钱,就建了个敬老院,把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接来,免费管吃管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能力这么干的人不多,既有能力这么干又愿意这么干的人就更不多。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有做头的题材。

  记得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我和当时万县市电视台副台长朱世辉老师、主持人刘萍大姐一行三人赶赴巫溪。

  当年的巫溪是万县市管辖县中除城口外最边远的一个。万州(当时叫万县市)去巫溪的公路是泥巴碎石铺就的,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盘绕在大山之上,弯弯曲曲。

  记忆中早上7点多出发,一路颠簸,下午快5点才赶到巫溪地界。那个年代,巫溪太边远,县里听说我们去,特别热情,专门在距离县城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迎接。

  一见面,一群人围上来,与我们挨个握手。我现在都记得其中一位副书记特别热情,他的手宽大厚实又有力,一把握住,紧紧的,久久不松,感觉现在都还有握痛感。

  寒暄、礼毕之后继续赶路,一行人天快黑才赶到县城。

  饥肠辘辘,草草洗漱,吃饭!一边吃,我一边想着拍摄的事,忍不住几次问主人:明天我们去徐家什么时候出发?主人怕我们没吃好,几次都客气地回说:放心,都安排了,吃完再说。

  晚饭接近尾声,有工作人员走了进来,俯身在一位县领导身边耳语了几句,县领导还没听完就有些尴尬地把目光投向我们一行。

  我预感到可能与我们的采访有关。果不其然,那位县领导听完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有些不巧,今天上午我们就给徐家区打了电话,区里专门派人去吴显才家,刚才区里回话说吴显才没在家。”

  我一听急了:“啥子时候回来?”工作人员赶紧补充:“吴显才到外地进货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

  我的情绪一下降到了冰点,但又不死心,心想:好不容易来一趟巫溪,不能白跑。

  好在我脑子还很清醒,回招待所的路上,电光火石般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拍不到就不拍吴显才,干脆以主持人探寻为主线,把相关场景展示出来,寻找过程中让知情人讲吴的故事。把采访过程作为一个叙事过程,以事载人。吴虽不露面,反而给观众悬念,产生一见的期待,到节目最后,让主持人到县广播局,调出吴显才的录像,满足观众的期待。

  我把这一想法讲给同行的两位,她俩都说好。第二天,我们直奔徐家区乌龙乡。

  一路上,我就把镜头对着主持人,开始以她的视角发现、观察吴显才的故事。快进村时我们提前下了车,一群村民正聚在公路边闲聊,看到我们,特别是摄像机,有些诧异,眼神、肢体语言极其原生。

  主持人刘萍大姐在巫溪生活多年,当过知青,熟悉了解当地农民,极具亲和力。她不慌不忙地走到村民中,就像是一个普通游客。

  为了拉近和村民的距离,她选择用方言交流:“这里是乌龙?”“我打听个人,认得到吴显才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进入了不紧张、不设防状态,故事就这样出来了。

  现场,鲜活、流畅、自然……临别时,顺着村民的指引(这是一个自然过渡),我们找到那栋吴显才专门为老人修建的两层瓦屋。

  不期而至,让观众看到了最真实的场景:镜头跟随主持人进入房间,房间干净整洁,十多位孤寡老人,有的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行动不便的躺在床上。

  主持人自然地坐到老人的床边,帮他们扯一扯被子,摸一摸棉絮的厚薄,看似无意其实有心地聊起吴显才夫妇的琐事。细节有了,吴显才夫妇的形象随着采访的进行一点点丰满起来。

  下午快两点,我们到了吴显才家,一栋砖混小楼房,楼下开了个杂货店,吴显才的妻子黎中兰正看店。

  吴妻皮肤黝黑,粗眉大眼,言语不多,一看就是个朴实厚道人。也许是饿了,朱世辉老师一见她,就对她说:“给你添麻烦了,中午给我们煮点洋芋就行了。”

  朱老师说的普通话,吴妻听得有些吃力,好在有刘萍“翻译”,总算明白了。等了一个多小时,饭做好了。山里人真是实诚,炒了一大盘洋芋片,闷了一大盆洋芋坨,还有一盘蔬菜和一碟咸菜。居然没有一颗米,实实在在的洋芋饭,完全“落实”了客人的要求。

  我一见傻眼了,朱老师是北方人,没有四川农村生活经历,这没有一颗米的洋芋当饭吃,还没有汤水,她根本咽不下。但我们都知道,主人是厚道人,于是我们一边艰难地吃,一边还直说:“好吃!好吃!”

  下午,朱老师、主持人和女主人围坐在火盆边,主持人拿着火剪一边帮主人拨弄炭火,一边跟女主人聊。

  火焰熊熊,映红了她们的脸庞,燃烧的灰烬不时随着火舌飘起,场景极富意趣。

  拍着拍着,估计距拍摄完成就差两三分钟时间,摄像机突然红灯不停闪烁,几秒之后就一动不动了。我急得不停地出带装带,开机、关机,关机、开机……鼓捣一阵,我颓然地放下了机器,机械故障,没得办法。

  回想起来,这也算是好事多磨。万般无奈,第二天我返回100多公里外的县城,借来一台小摄像机,完成了最后三分钟的拍摄。

  返回县城的路上,一身轻松,记不清谁讲了个经典笑话,我们一行几人笑得前仰后翻。

  下车,刘萍感觉一只眼模模糊糊,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大家“群策群力”,回忆、分析,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笑落了一只“眼”。欢笑中一只隐形眼镜随着喜泪悄悄溜出,被她随手一揉落在了汽车上。

  这是一次曲折又愉快的采访,从专业的角度讲,也是一次值得总结、思考的采访。

  我们要拍一个人,却始终没有见到要拍的这个人,最后还居然拍成了这个人。

  这次拍出的专题片——《乌龙有这样一对夫妻》,在1994年四川省电视节目评选中几获大奖。其中,四川省电视主持人节目大赛的两个一等奖,四川电视台拿走一个,我们这部片子捧回来一个。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