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带来新机遇,童书应该怎么选李姗姗:不要忽视孩子的童言稚语清香逸远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的群星闪耀时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飘》: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
第004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双减”带来新机遇,童书应该怎么选
李姗姗:不要忽视孩子的童言稚语
清香逸远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的群星闪耀时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飘》: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香逸远的“二十四节气”

邹安音

  端午时节,粽香四溢,读读《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这本书,恰合时宜。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天与地共存,万物蓬勃生长,而人类只是其中一分子,如何与大自然谐居,求得生活的安宁与富足,是我们祖先一直用生命丈量和思索的问题。老祖宗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是他们追寻美好生活的智慧结晶,还包含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哲理。

  翻开这本《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字,每一首诗,每一幅画……仿佛都闪动着灵动的色彩,让人耳目一新;每一个节日,每一种习俗……仿佛都是一根长长的丝线,串起了中华民族浓浓的乡愁,远古的原始生活气息也扑面而来。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这套书由知名科普作家郑远主笔,主要从气象学角度对二十四节气加以叙述和阐释。分气象观察、自然物候、传统习俗、花开时节、食物小史等五大板块进行深入解读;其间又含280余幅节令画作,使知识与艺术相结合。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中涉及的气象学知识,是科学的,也是抽象的,作者从理论上给予翔实的阐述和解释。但书中的节气,作者却用了相当的篇幅,把其中关联的物候和习俗,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比如这“卷起春天、与大自然分一杯春羹、豌豆宛宛、青梅煮酒、夏日花香藕、咬住秋天、广寒香气来、大山里的熏香、护住耳朵过好冬、热气腾腾一碗粥……”诗中有画,画中有音,意境深远。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渗透进人的心灵。

  一字一句皆是情。最动人的还是那些让人朗朗上口的的诗,随口一吟,淡淡的、轻轻的……仿佛咬破春天的第一颗蜜桃,刹那间的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比如写雨水这个节气,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宛如神来之笔,情和景便于此交融:“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何其浪漫!

  最是节气能致远。在古代,人们可以不识字,但是不能不认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那是一定不能错过的。节气在生活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更不能错过对它的敬畏。由此,各种各样的习俗被流传了下来。

  诚如书中序言所提道:“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影响到古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他们据此形成的很多饮食习俗源远流长,即使在现代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仍然令我们念念不忘。比如书中提到的立夏吃豌豆糕,小满吃苦菜,芒种时节的端午节吃粽子,夏至吃夏至面,小暑吃莲藕,大暑吃荔枝等,不一而足。可见‘应时而食’的饮食理念是多么深入人心,就连大圣人孔老夫子都会坚定奉行‘不时不食’的饮食之道。”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习俗,那是人的活动,除此外,还有自然界的声音在交替传递,那就是物候。比如“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多么形象而生动,随着节气的到来,自然界的变化就是美好的音、诗、画,它们最后都化作一首清丽明亮的交响曲,在天地间深情地演奏。

  一个一个的节气,不多不少,二十四个。圈起来,四季轮转,它像是一根长长的红头绳,织成了中华结,凝聚了中国情。舒展开去,它又惊心动魄,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一会大雪一会暖阳,宛如中华的骨脉,大气磅礴。

  如果说农耕文化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胎记,那么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个胎记的母本;如果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那么二十四节气就是民族情感的文化地标。腊八饭、祭灶神、杀年猪、说春等春节习俗,成为中国原始的春节文化样本,它正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传承开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