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但繁忙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来坚持运动。而有一种运动,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能够让没完整时间进行锻炼的人更健康,这种运动就是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是一种让你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锻炼的一种训练技术。这种技术让你在短期内心率提高并且燃烧更多热量。一种高强度锻炼使得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并且制造缺氧状态,导致你的身体在恢复期间需要更多氧气。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就是在训练中变换训练强度,使训练强度高低交替进行。
例如,冲刺30秒,然后走路60秒,再冲刺30秒,然后走路60秒……高强度间歇训练既可以是有氧运动,如跑步,也可以是无氧运动,如在健身房举重。
这4个动作简单又有效
专家表示,下面这些动作均属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简单有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动起来。
开合跳
跳起时,双腿向外,手臂伸展打开,呈“大”字形,双手快速在头顶拍合,呈“1”字形;合并双腿时,双手回落至大腿外侧。注意开合跳时要让前脚掌先着地,以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
高抬腿跳
保持上半身挺直,两腿交替抬高至水平。长期练习可改善手臂“蝴蝶袖”,增强腿部力量,提升手和腿的协调性。
交叉跳蹲
以迈左腿伸右臂、迈右腿伸左臂的方式,向上发力跳起,双臂随腿部动作前后摆动,整体动作要保持连贯。
俯卧撑
标准俯卧撑是手掌支撑水平面,头、背、脚后跟在同一平面,在最高点时呼气,最低点时吸气。此外还有跪式俯卧撑,即膝盖着地,小腿上翘,头、背、膝盖在一水平线,这种方式难度较小,适合女性。
以上运动,一般做30秒休息60~90秒,即保证休息时间是高强度运动时间的1~1.5倍。运动的30秒内重复动作次数越高,强度就越大。
建议初练者每个动作以舒适方式做20下,慢慢熟悉强度后再增加重复次数。普通人群最好每次训练4分钟左右。
6种不适,马上停止运动
专家提醒,心血管意外事件在剧烈运动时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及老年人不要尝试。体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年轻人可适当进行,但运动前至少进行20~30分钟的热身。
运动时出现以下几种反应就要停止。
胸痛、呼吸困难
胸痛、呼吸困难,包括左胸心前区痛、左胸痛,甚至左肩、左后背、左边牙齿痛等,都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属于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头晕头痛
头晕头痛、眼前发黑、手脚发软、恶心呕吐或出冷汗,可能是运动性低血糖,长时间进行大负荷运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运动或运动时精神过度紧张,都可能诱发低血糖,严重者甚至会休克、死亡。此时,应立刻停止运动,坐下休息,补充含葡萄糖的食物或饮料,并做好保暖。
关节疼痛
长时间跑步、打球会出现关节劳损或疼痛,例如肘部、腰部、膝盖、脚踝等都容易运动损伤,如果是扭伤、韧带撕裂等急性运动损伤导致的疼痛,应及时就医。
汗量突然增加
出汗量大幅增加,但往常并没出这么多汗,这可能是身体正在进行过度补偿,不断地调节体内温度。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否则可能导致电解质大量流失。
休息后心率没下降
运动时不能超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80%。中途休息或结束运动后,心率应开始下降,如果心率始终偏快,彻底休息后也无法下降,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
心理疲劳
长期在同一个环境中训练,长期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会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精神不集中、训练有量无效等。如感觉心理疲劳,应停止一贯的训练模式,尝试新的训练环境或训练方式,刺激自己重新进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