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镇潼南:数字化新品种安全测试基地开展基质装袋工作石柱石家乡:“三联三共”跑出食用菌产业发展“加速度”巴南圣灯山:“一花一草一木”特色产业带来乡村好风景永川:智慧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铜梁八一路社区:闲置撂荒地上稻谷“丰” 村民腰包“鼓”万州: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举行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理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镇
潼南:数字化新品种安全测试基地开展基质装袋工作
石柱石家乡:“三联三共”跑出食用菌产业发展“加速度”
巴南圣灯山:“一花一草一木”特色产业带来乡村好风景
永川:智慧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铜梁八一路社区:闲置撂荒地上稻谷“丰” 村民腰包“鼓”
万州: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举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梁八一路社区:闲置撂荒地上稻谷“丰” 村民腰包“鼓”

通讯员 李拉拉

  在八一路社区11社,金黄的稻谷层层叠叠,收割机在稻田里忙碌着,不一会儿,一块田的稻谷就收割完了。在稻田边上围着好几位村民,他们可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们都是等着购买收割下来的最新鲜的稻谷。

  “我们以前都是在外面买米,今年看到社区的谷子很好,我就多买了500千克。周围的邻居也买了500千克左右。”附近村民周明英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八一路社区盘活村里闲置土地和撂荒地,积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2年,社区盘活50亩闲置地栽种水稻,取得不错的效益。今年社区扩大种植规模种植了100亩优质水稻。

  “现在农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纪大了做不动了,这些土地闲置起可惜了。我们社区把老百姓的田地租过来,老百姓不仅可以收租金,还可以在这里务工。”八一路社区副书记陈正会说。“今天收稻谷,一大早就有村民来买稻谷,我们都是低于市场价卖给村民。”

  “这一袋有46.5千克,这一袋49千克。”在稻田边,村干部一边将稻谷放上秤记录重量,一边忙着帮村民装袋、打包。“稻谷的价格,是经过社区两委共同商议决定的,社区监督委员进行全程监督,制定详细台账。去年,种植50亩左右,收入了约5万元。今年估计比去年增收4万~5万元,收入约10万元左右。“陈正会说。

  水稻收割以后,社区还将进行油菜和青菜种植,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同时,在水稻田两边,30亩左右的撂荒地经过社区有效利用,已经挂满了沃柑,前不久集体种植的100亩左右的高粱和大豆套种也获得了丰收。

  “近年来,社区整治闲置撂荒地500多亩,社区集体种植了200多亩,同时积极引进业主发展产业,鼓励村民积极生产,目前撂荒地基本上都得到有效利用,还带动社区村民就业。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有效利用土地,让‘黄士地’里不断生出‘金疙瘩’,助力村民、业主、集体共同增收致富。”陈正会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