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保鲜剂属于农药,喷洒或浸泡过柑橘后会让柑橘有毒,吃了有害健康。
真相:规范使用保鲜剂的柑橘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柑橘保鲜的化学防治药剂主要有咪鲜胺、抑霉唑、枯草芽孢杆菌、甲基硫菌灵、百可得和噻菌灵等,均获得了农业农村部的农药登记认证,都是低毒微毒药剂,可依规进行柑橘杀菌保鲜。而这些化学药剂在登记之前均要通过严格的实验测试、大田测试和毒性测试等诸多考核才可登记,所以从药剂使用的安全性上看是有安全保障的。
同时国家为了进一步保障群众的“果篮子”安全,还发布了国家标准(GB 2763-2019《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的规定,规定明确指出咪鲜胺、抑霉唑和2-4滴最大检出限量标准分别为5mg/kg、5mg/kg和0.1mg/kg。而我国各地区的监督管理部门在多年来的监督执法过程中,均未发现有柑橘农药残留量超出国家限量标准的事情,所以我国柑橘市场总体是安全健康的。
此外,在现代农业背景下,抛开剂量谈毒性都不科学,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均是经过大范围采样实验并计算才颁布的,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低毒和微毒的保鲜药剂施于柑橘果实表面后,再经过标准的安全间隔期后上市,农药残留已十分微量,届时消费者购买后,经过水洗或纸巾擦净均不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