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从遥远的时光而来。
它让我们回想起小时候一个共同的画面。那就是一家人围着火炭盆烤火,烤的时候搭个简易的铁架子,一边可以暖手,一边翻烤红薯、花生、年糕之类的小吃,如果遇上快过年了,也顺便把香肠放在火炉上烤,那油滋滋、香喷喷的味道,至今难忘。
儿时的记忆是在宁波,哥哥爱做年糕汤,而我们也爱围着炉子烤年糕,年糕烤好后软糯黏牙,我们边吃边咧嘴笑,也把大人泡好的沱茶,装在温黄酒的壶里,围着小火炉一边吃年糕,一边喝茶,总有说不完的话。
这样的惬意,成年之后,依然拥有。
因为初春的阳光,也因有一段在医院里待的日日夜夜,内心所产生的顿悟,凡想到的事,只要切实可行,就不要犹豫,想做就做吧。于是,我们说走就走。与山路一起盘旋而上,路边还没有野花绽放,连迎春花也没有盛开,可是有芦苇,在阳光下弯腰又随风摆动的芦苇,让人觉得一切即将苏醒。
一路心心念念,到了朋友的山房就开始清洗茶具准备围炉煮茶。
可我怎么也点不燃炭,用了蜡烛,用了火柴,用了打火机,可它坚决不燃。我们分析,应该是火力不够,未达燃点。担心误了这样的美妙时光,我迅速决定干泡,于是撒了一把耐泡的古树普洱,只见沸腾的茶水升起袅袅暖烟,而烟画着圈地向上舞蹈,这寻常的日子在这氤氲中灵动可爱起来。
喝着、喝着,发现窗外的小池塘边有几只小鸭子,我欢腾着跑下楼,朋友紧随其后。走近了看居然分不清是鸭还是鹅。
“这到底是鸭还是鹅?”朋友问。
我说:“应该是鹅,就叫威威吧,这样更亲切些。”
乡村的空气是甜的,很干净的甜。
朋友让我摘点她家种的香菜与小葱拿回家煮面,并承诺我下次见面要么煮火锅,要么烧烤,反正后院有个坝子,而且灶屋有很多柴。可以做柴火饭,还可以做柴火鸡。
我心想:炭都点不燃,还能点燃柴。但我们却乐在其中。
山里的菜,有一种说不出的野香。
太阳下山前,我们也下山了。
朋友问:“你摘的香菜放在哪里好,后备厢吗?”
我扬了扬手里的香菜:“就这一根。”
她开始大笑:“第一次见人这么摘菜的,为什么只摘一根?”
我说:“煮一碗面够了,把它切得细细碎碎的,当个点缀就行。”
那一刻,我们都笑了,不知为何,笑得很开心。
简单的生活真的美好,它单纯,它盈亮,它没有任何着色。
也不知从哪天起,这个记忆里的小火炉,搭载一方小院、一把小茶壶、几盘应季零食与水果,在这个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用它咕嘟的沸腾声将儿时的画面唤醒……
这被唤醒的生活其实就是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