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湖北利川出差,沿途见到一块写有“罗田”的路标牌。同行的人告诉我,罗田属于重庆市万州区管辖,距离万州城区70多公里,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于渝鄂两地交汇处,曾是川鄂古道上著名的枕梦驿站。
罗田,我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地名,寻思着有朝一日能亲近那边土地。
去年夏季,我受邀参加了一次文学采风活动,目的地就是罗田。出发前才了解到,罗田竟然是万州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曾获评“重庆美丽小城”“中国绿色名镇”“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石雕艺术)之乡”。
轻轻敲开古镇的大门,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代。历经岁月沧桑的青色条石在脚下延伸,“之”字形的老街古朴、幽深,寂静。遍布街贯巷连的布庄、当铺、作坊、庙宇,以及风格独特的四合院令人眼花缭乱。古镇,宛如一座历史博物馆。
三三两两的主妇坐在门前一边纳鞋底,一边拉着家常。爬满青苔的屋檐下,一条黄白相间的小狗正摇着尾巴。
我在一栋皱纹满面的老屋门前驻足停留。穿着白背心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微笑着打望行人。他说这房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忍不住望里屋瞧了瞧,一位穿长衫的老人正斜躺在竹椅上听老式收音机,男子说那是他98岁的老父亲。众人皆惊,问他年龄几何,答曰已过古稀之年。大家纷纷打听保养秘诀,他乐呵呵地说,屋前晒太阳,屋后听水声,心态平和点,杂念少一点……
地处渝鄂交通要道的罗田,曾是文人骚客聚集的地方,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屹立在古镇上的字库塔就是一个典型。该塔建造于清末年间,塔高7.5米,塔顶呈宝瓶形,塔身上刻有对联:“昔今人敬字,教古圣文明”和“蝌蚪云霞焕,鸿篇日月光”。
位于街头、修建于道光十七年的普济桥,是迄今为止万州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石拱桥。据说当年由社会名流出资捐建。桥上设有石碑,凡捐资的人,均载刻名字,故得名普济桥。桥上龙头口含龙珠,龙尾悬于石拱正中,相传为保护石桥所铸,历来发洪水均未超过此龙头。10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披着青苔,在百丈沟上见证一代又一代罗田人的悲欢离合。
与其他古镇地处闹市不同,罗田古镇已然挨着乡村。走出老街,眼前是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家家户户门前都是绿树环绕、花香四溢。
“这里原来是乱石堆,到处是枯木荒草,现摇身变成漂亮的花园、广场……”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打开了话匣子。同行的文友说,这是为让村民过上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乡村生活。
沿着居民点向前走,到达开阔的观景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处在缓坡上的层层梯田。梯田高低错落,气势恢宏。向导介绍,那是曾为“皇帝贡米”的“罗田大米”的主产区——马头梯田,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35400亩梯田,我想象着,到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风吹麦浪,该是何等的壮观!
行走在罗田广袤的田野间,目之所及的乡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我一时词穷,只反复感叹:“好漂亮呀!”同行的文友嘲笑我,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
离开罗田时,我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组九宫格。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询问路线,问罗田还有哪些看点?
看点多着呢,这里到处是古建筑,古桥,古塔,古街道,古四合院,古题刻……
留言的太多,我只能统一回复:“在罗田,你既可漫步明清古道,又可鉴赏文物古迹,还可欣赏迷人的田园风光,也能休闲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