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科幻背后的中国式浪漫水中行黄豆到豆腐的距离雪花与童趣暖阳下的冰霜邂逅罗田春雨谈谈吃菌喝茶
第08版:巴渝文学
上一版   
春风又绿江南岸
科幻背后的中国式浪漫
水中行
黄豆到豆腐的距离
雪花与童趣
暖阳下的冰霜
邂逅罗田
春雨
谈谈吃菌
喝茶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在旅途

邂逅罗田

周成芳

  去湖北利川出差,沿途见到一块写有“罗田”的路标牌。同行的人告诉我,罗田属于重庆市万州区管辖,距离万州城区70多公里,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于渝鄂两地交汇处,曾是川鄂古道上著名的枕梦驿站。

  罗田,我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地名,寻思着有朝一日能亲近那边土地。

  去年夏季,我受邀参加了一次文学采风活动,目的地就是罗田。出发前才了解到,罗田竟然是万州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曾获评“重庆美丽小城”“中国绿色名镇”“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石雕艺术)之乡”。

  轻轻敲开古镇的大门,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代。历经岁月沧桑的青色条石在脚下延伸,“之”字形的老街古朴、幽深,寂静。遍布街贯巷连的布庄、当铺、作坊、庙宇,以及风格独特的四合院令人眼花缭乱。古镇,宛如一座历史博物馆。

  三三两两的主妇坐在门前一边纳鞋底,一边拉着家常。爬满青苔的屋檐下,一条黄白相间的小狗正摇着尾巴。

  我在一栋皱纹满面的老屋门前驻足停留。穿着白背心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微笑着打望行人。他说这房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忍不住望里屋瞧了瞧,一位穿长衫的老人正斜躺在竹椅上听老式收音机,男子说那是他98岁的老父亲。众人皆惊,问他年龄几何,答曰已过古稀之年。大家纷纷打听保养秘诀,他乐呵呵地说,屋前晒太阳,屋后听水声,心态平和点,杂念少一点……

  地处渝鄂交通要道的罗田,曾是文人骚客聚集的地方,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屹立在古镇上的字库塔就是一个典型。该塔建造于清末年间,塔高7.5米,塔顶呈宝瓶形,塔身上刻有对联:“昔今人敬字,教古圣文明”和“蝌蚪云霞焕,鸿篇日月光”。

  位于街头、修建于道光十七年的普济桥,是迄今为止万州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石拱桥。据说当年由社会名流出资捐建。桥上设有石碑,凡捐资的人,均载刻名字,故得名普济桥。桥上龙头口含龙珠,龙尾悬于石拱正中,相传为保护石桥所铸,历来发洪水均未超过此龙头。10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披着青苔,在百丈沟上见证一代又一代罗田人的悲欢离合。

  与其他古镇地处闹市不同,罗田古镇已然挨着乡村。走出老街,眼前是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家家户户门前都是绿树环绕、花香四溢。

  “这里原来是乱石堆,到处是枯木荒草,现摇身变成漂亮的花园、广场……”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打开了话匣子。同行的文友说,这是为让村民过上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乡村生活。

  沿着居民点向前走,到达开阔的观景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处在缓坡上的层层梯田。梯田高低错落,气势恢宏。向导介绍,那是曾为“皇帝贡米”的“罗田大米”的主产区——马头梯田,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35400亩梯田,我想象着,到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风吹麦浪,该是何等的壮观!

  行走在罗田广袤的田野间,目之所及的乡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我一时词穷,只反复感叹:“好漂亮呀!”同行的文友嘲笑我,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

  离开罗田时,我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组九宫格。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询问路线,问罗田还有哪些看点?

  看点多着呢,这里到处是古建筑,古桥,古塔,古街道,古四合院,古题刻……

  留言的太多,我只能统一回复:“在罗田,你既可漫步明清古道,又可鉴赏文物古迹,还可欣赏迷人的田园风光,也能休闲纳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