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秒是什么,将何去何从垫江县扎实推进地方科协综合改革工作合川“三级”体系建设织密科协组织网哪些动物更能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北碚区科协认真做好“2023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江津区科协科普e站工作有成效2022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2天人的头发能承受多大重量永川区科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第04版: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闰秒是什么,将何去何从
垫江县扎实推进地方科协综合改革工作
合川“三级”体系建设织密科协组织网
哪些动物更能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
北碚区科协认真做好“2023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江津区科协科普e站工作有成效
2022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2天
人的头发能承受多大重量
永川区科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闰秒是什么,将何去何从

  近日,在法国巴黎闭幕的第二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与会代表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不再引入闰秒。闰秒是什么?将何去何从?

  什么是闰秒

  为确定时间,世界上有两种常用的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和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国际原子时(TAI)。由于两种测量方法不同,随着时间推移,两个计时系统结果会出现差异,因此有了协调世界时的概念。

  协调世界时以国际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1972年的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当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9秒时,协调世界时就增加或减少1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个修正被称作闰秒。

  闰秒实际上是为适应地球自转的脚步而对国际原子时的人为增减。依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对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监测数据,当两者之差达到0.9秒时,该机构就向全世界发布公告,在下一个6月或12月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实施正闰秒或负闰秒。

  自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使用至今,全球已经实施了27次正闰秒调整,最近一次的闰秒调整是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12月31日。从协调世界时正式使用以来,地球自转一直处于不断减慢的趋势,因此迄今为止的闰秒都是正闰秒,但相关科研发现,自2020年年中以来,地球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这意味着未来也可能会出现负闰秒。

  为何想取消

  对于普通人来说,增加一秒可能根本就不会被察觉,然而,对某些领域和行业,这短暂的一秒可能会使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对闰秒最为敏感的莫过于计算机相关领域。由于闰秒的出现没有固定规律,对应的时间调整无法从一开始就写在计算机程序里。计算机系统和程序按每分钟60秒设定,当闰秒发生时,计算机或服务器系统会因无法识别“两个连续的相同秒数”而显得“无所适从”:中央处理器可能因系统的不断询问而“死机”,电子邮件可能迷失“方向”,重要数据可能丢失……

  在万物互联时代,很多领域都依托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实施闰秒也会影响航空、通信、金融及其他需要精准对时的领域。

  2012年实施闰秒时,国外不少知名网站出现了临时服务中断。2015年,闰秒再度来临时,工程师们修复了部分2012年出现的问题,但发现了新的问题。2016年亦是如此。

  闰秒让互联网企业如鲠在喉。2022年7月,美国社交媒体平台脸书的母公司“元”公司两名工程师在公司微博发文称:“闰秒是一种弊大于利的冒险做法,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引入新技术来取代它了。”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纷纷表示赞同。

  将何去何从

  一些国家政府和研究人员向迄今沿用数十年的闰秒概念提出挑战,认为闰秒给高科技领域带来诸多不便,应直接以采用先进技术运算的“原子时”取代“世界时”。

  而反对废除闰秒者认为,时间“一成不变”会产生更大问题。如果采用精准的“原子时”,随着地球越转越慢,几千年后时间与昼夜交替将无法匹配,太阳可能在下午1点才升到正空。

  事实上,闰秒是目前把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联系起来的手段。由于世界时是基于地球自转确定的,又称天文时或太阳时。没有闰秒意味着人们使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太阳位置不关联,时间和天文学呈现割裂状态。

  第二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要求多机构协商,提出一个可以将协调世界时持续至少百年的新方案并制订实施计划,纳入下一届大会的决议草案中。

  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网站介绍,有人提议实施幅度更大的校正,如闰时,其发生的频率要比闰秒低得多;也有人建议停止校正,同时公布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之间不断增长的时刻差。

  据悉,202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将进一步讨论闰秒的未来。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