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更深露重,寒露过后,气候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增大。生产生活用火、用电大量增加,同时秋燥明显加重,火灾隐患加大。
秋季火灾常见因素
天干物燥。秋冬降水量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因而提高了物品的燃烧性能。
可燃物多。草木枯槁,落叶增加,聚集成堆,一遇火苗易发生火灾。
风助火威。秋季多风,火借风势,容易造成火烧连营,形成大面积火灾。
秋季防火须知
秋冬用火量增加,火灾事故进入高发期,家庭应当注意日常煤气使用安全。如发现煤气泄漏,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熄灭火源,不要启动电源,人员要立即离开并与燃气公司联系处理。
深秋季节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不起,这时注意不要卧床吸烟。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烟未吸完人昏昏入睡,一旦未燃尽的烟灰或烟头掉落在毛毯等可燃物上,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吸完烟要及时熄灭。
利用明火照明时人不能离开,切勿使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秋季大风天气增多,超过七级以上大风,在农村要禁止使用明火,加强火源和电源管理,一旦点燃的秸秆和杂草借风势形成大面积燃烧,甚至产生飞火,极易造成燃烧失控。因此,不要随意堆放、处理麦秸等易燃物。
同时,在家中要准备好防火用具,即家用型灭火器、保险绳、手电筒以及简易防烟面具。(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