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原因是尿酸产生过多、尿酸排泄过低或二者同时并存。以往认为,长期高尿酸血症仅引起痛风。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有多种危害,会大大增加罹患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导致肾脏损伤有以下三个方面:
急性尿酸性肾病。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血尿酸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多为一过性肾功能损伤,如果得到恰当治疗肾功能可以恢复。
慢性尿酸性肾病。早期出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持续酸性尿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可有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的症状。
针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国内指南最新的建议是分层管理。当患者血尿酸水平大于540umol/L,或血尿酸高于480umol/L且有肾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石病、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建议开始降尿酸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分为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是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一方面要避免高嘌呤饮食,不饮酒,戒烟,坚持运动。另一方面,要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同时,避免服用使尿酸升高的药物。
在药物治疗方面,较常见的有用于碱化尿液的药物、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必须提醒的是,不同的患者适合不同的药物,具体应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