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产业帮贫困户“摘帽”塘坝镇:做大特色产业延伸富民增收链突破种植技术壁垒 名贵中药材三七在渝种植成功如何为奶牛配种中国农科院启动“田间课堂”科技助农活动
第09版:科技服务·惠农
上一版 下一版  
两大产业帮贫困户“摘帽”
塘坝镇:做大特色产业延伸富民增收链
突破种植技术壁垒 名贵中药材三七在渝种植成功
如何为奶牛配种
中国农科院启动“田间课堂”科技助农活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塘坝镇:做大特色产业延伸富民增收链

  “以前,我守着自家的几亩地苦耕苦种玉米、红薯什么的,一年下来没多少收入,日子过得苦巴巴的。自从村里开始发展柠檬产业,我就带着自家的土地加入到合作社,有土地租金和分红,还可以在柠檬基地打工挣钱,靠柠檬种植这一项就已经脱了贫,还靠着它一天天富起来。”在潼南区塘坝镇封坝村,曾经的贫困户沈大哥提到通过发展柠檬产业脱贫致富的事就满脸喜色。

  位于塘坝镇西南部丘陵山区的封坝村属于典型的山村,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海拔落差达数百米,起伏不平的地势条件,使得该村的农业生产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周边村子的差距越拉越大,封坝村也曾被认定为市级贫困村。

  为摆脱贫困,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封坝村“两委”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切实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并在2016年将流转来的1100亩土地栽上了第一批柠檬树幼苗。在合作社和村民的细心呵护下,去年合作社将柠檬卖出了好价钱,不仅集体经济实现了收入“零”的突破,村民也得到了集体经济分红。

  我们看到,封坝村依托丰富优质的生态资源,带动村民和贫困户抱团发展种植、养殖业,实现了多项产业联动发展,脱贫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敞。该村还按照潼南区和塘坝镇产业发展规划,在进一步做好辖区柠檬种植的基础上,发展起了小龙虾养殖,形成“一红一黄”产业发展,未来还将打造花椒种植基地,把“绿色”也做起来,让“红黄绿”协调发展,持续提升群众收入。

  “近年来,我镇依托‘枳海桑田’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以中药材、柠檬、小龙虾等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挖掘增收产业潜力,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增收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富民增收链。”塘坝镇党委书记谢子清介绍说。

  在塘坝镇天印村,通过稳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鱼塘养殖,拓宽了群众脱贫增收路径,带动了该村群众致富。

  该村因地制宜,将鱼塘养殖与集体经济增收有机结合,通过土地置换、集体出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开挖鱼塘将低效的村集体土地开发为高标准的养殖场,培育集体“精品鱼塘”,既治水,又造景,更增收,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鱼塘里,除了喂有观赏鱼锦鲤外还有鲫鱼、草鱼,以及用于食用的鲤鱼等,实行生态喂养。鱼塘周边还进行绿化、美化,实现鱼塘景观化,与村庄景观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鱼塘的休闲价值,为下一步开发休闲渔业综合体打下基础,促进天印村鱼塘养殖业转型升级。

  在今天的塘坝镇,特色产业已呈遍地开花之势。今年上半年,全镇中药材增长至3万亩,柠檬扩大至1.5万亩,特色经果稳定在8000亩,名优水产提升至5000亩,特别是小龙虾跃升至6000亩,并且成功举办了2020重庆·潼南首届生态小龙虾节,形成了“一只小龙虾、千万人打卡”的轰动效应。获得全市小龙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授牌。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区位优势,我镇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形成,有效带动、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塘坝镇镇长刘北冰表示,该镇将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更加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实现富民增收。

  通讯员 陈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