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科普玩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幼儿园的积木,到中学生玩的组装式模型飞机,都属于科普玩具。将玩具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科普玩具属于科学玩具的一种,兼具科学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例如中国古代的“华容道”“七巧板”“孔明锁”,就属于科普玩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却运用了现代学科知识中的几何学、运筹学、结构学等知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科普玩具一般通过两种形式来发挥教育功能:一是通过科普玩具本身体现出科学原理,引导孩子学习知识,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兴趣中收获科学;二是让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操作玩具,了解使用方法,在操作、探索和摸索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围绕玩具中的科学知识,激发潜在智慧,探索科学原理,实现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
玩具的教育价值体验在它可以帮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增长知识,认识自然内在的规律。科普玩具目的在于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学的热情,进而培养儿童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因此,在设计上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儿童的喜好和需求,从儿童的角度设计出符合特定阶段、特定需要的玩具。二是从材料技术和外形结构方面进行设计,科普玩具的外观能很好地体现玩具本身的特点和内涵,能够从视觉上吸引孩子,是提高科普玩具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应该考虑相关的延伸品和系列化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每个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各不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也会不断转移,在开发时对玩具的功能和外观进行调整,以适应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爱好,丰富了科普玩具的操作性和科学内涵,提升玩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延长玩具的使用时间。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