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扬旭 |
“很多科学研究都只是在做一件件细微的‘小事’,但正是看似细微的研究,推动着人类科学不断进步。”这是本届市长奖获得者、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李扬旭做科研时最深的感悟。而他研究的,就是一件“小事”——声波刺激对青蒿生长及代谢的调控研究。
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这让李扬旭对青蒿种植产生了很大兴趣。据他了解,传统化肥对环境有影响,他想尝试寻找一种环保、高效的物理肥料应用于青蒿种植。
在巴蜀中学读高中时,李扬旭从物理课上学到,声波刺激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于是他就思考:适宜的声波刺激是否可以促进青蒿生长,从而达到提升亩产的目的呢?
经过与老师深入探讨,他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项目“绿色物理肥料应用探秘:声波刺激对青蒿生长及代谢的调控研究”。
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研究难度不言而喻,但这反而激发了李扬旭的斗志。为了能够看懂各种生物学专业名词,他找来30余篇关于青蒿的生物学论文“啃”。由于缺乏生物学基础知识,他只能反复阅读这些论文,用不同的论文相互印证学习。
“有不少是英文文献,我读起来还是很吃力。”李扬旭坦言,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还去找大学教授请教。凭着这份毅力,他“硬啃”下了这些论文。
研究期间,李扬旭的寒暑假及周末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通过反复实验,他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适宜的声波刺激下,青蒿有关应力响应的基因被启动,从而显著促进了青蒿的生物量积累,且不会对青蒿造成损伤。凭借这项研究成果,他先后斩获多项国家级、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