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隆科技馆效果图。(市科协供图) |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王丽)5月22日,武隆科技馆在仙女山奠基开工。该项目是武隆区探索实现科旅融合的首个项目,预计2021年建成投用,届时将成为市民探索科学奥秘、体验科技乐趣的新场所,仙女山旅游的一张科普新名片。
据介绍,武隆科技馆项目占地253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武隆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探索实现科旅融合的首个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武隆区科技馆项目的空白。
武隆科技馆项目充分融合科技、环保、创新、健康等理念。主体工程由一栋两层16米高的科技馆和一栋一层的科学营组成,其中科技馆的整体造型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两翼齐飞的建筑形态,象征着武隆青少年插上科技和人文的翅膀,成长为翱翔苍穹的雄鹰。
在营地部分设计中,武隆科技馆项目融入具有仙女山特色的喀斯特地貌石阵元素,按石阵的特征进行布局,建设包括教室、报告厅、食堂、宿舍等功能用房。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武隆科技馆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为武隆仙女山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注入现代科技的新内涵。”在开工现场,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表示,为加快区县科技馆建设,2019年我市出台《加快建设区县科技馆实施方案》,武隆科技馆项目是该方案出台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项目,投资大、定位高、模式新,开了个好头,具有示范效应。
根据《加快建设区县科技馆实施方案》,重庆将创新投入方式,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形成以重庆科技馆为龙头,远郊区县公益性、标准化实体科技馆为基础,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学校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据了解,截至目前,万盛、江津、荣昌、大足、巫溪等区县科技馆已建成并开放,梁平科技馆、忠县科技馆、秀山科技馆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