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坚持”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从“景象”到“气象”彰显百年大党的蓬勃生机深刻理解坚持依规治党的重大意义积累政德建设的尺寸之功让科技创新成为扩大内需的源头活水
第008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四个坚持”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从“景象”到“气象”彰显百年大党的蓬勃生机
深刻理解坚持依规治党的重大意义
积累政德建设的尺寸之功
让科技创新成为扩大内需的源头活水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深刻理解坚持依规治党的重大意义

黎芳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独特的治理密码。党的百年历史经验表明,坚持依规治党,聚焦管党治党,发挥党内法规体系的治本功能,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经验。

  坚持依规治党是百年大党的历史选择。坚持依规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对于制度作用的清醒认识使我们党的建设走上依规治党的正确轨道。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提“党内法规”概念。1945年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法规,不仅是要规定党的基本原则,而且要根据这些原则规定党的组织之实际行动的方法,规定党的建造的组织形式与党的内部生活的规则”。1951年初毛泽东修改《毛泽东选集》时用“党内法规”代替“党规”概念。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1990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首次在党的规范性文件中使用“党内法规”这一概念。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党内法规”概念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重视发挥法规制度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出台一大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建章立制的制度实践史,从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到提出制度反腐,再到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我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实现了从制度自发到制度自觉再到制度自信的重要转变。

  坚持依规治党是百年大党的重要实践。坚持依规治党是新时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是按照现代法治思维和治理思维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是对执政党建设理论和治理方略的创新发展。坚持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新实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了全面依法治国两个面向的有机统一,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政治保障和制度引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包含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党内法规制度,特别是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规范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并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方式的创新,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并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等党内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确定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4”的基本框架,同时发布了关于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两个五年规划,既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增量,又注重党内法规制度“改废释”的提质,有效统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全党学党规遵党规严党纪的风气日渐浓厚,党内法规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坚持依规治党是百年大党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依规治党实践充分说明:坚持依规治党,注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提倡规德并举,实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有机结合;注重政治逻辑和法治逻辑相结合,把党的政治要求外化为政治纪律,具体为行为规范和制度规章;注重顶层设计和集思广益相结合,把人民群众和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力量和经验吸纳为规章制度,充分体现对“现实的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尊重;注重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了立规修规执规过程中的两个统一,即党性与法治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注重建章立制与落地施行相结合,既重视对党内法规体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又重视抓落实抓成效。坚持依规治党,服务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依规治党,回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制度建设在新时代如何继承与创新,走好新时代依规治党之路,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体现了科学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DJ001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