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中下旬,巫山脆李便开启了它的成熟季。
巫峡两岸,炊烟袅袅的村庄,人人都怕时间抢在了前头,开始抢收挂在枝头的颗颗脆李。
关于巫山,除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自然风光,“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的巫山红叶,还有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和“致富果”的巫山脆李。巫山脆李种植始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这种李子因个头大,果形端正,脆甜不酸涩,而荣膺“中华名果”称号。
今年巫山脆李开园上市的那一天,我乘船前往赶热闹。船行时,既可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又可领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大美风光。
船舱里的嬉笑声,像江面微微泛起的涟漪,荡漾起我满脑子的憧憬。坐在对面的是一群年轻人,一直在嬉笑打闹。留着刘海的小青年笑着唱道:“李子没得墨李子圆,墨李子没得大李子甜,哥嘴没得姐嘴甜,去年今日啵一口,今年今日还在甜。”又一个青年来劲儿了:“放牛放到李树垭,半树李子半树花,心想摘个李子吃,边吃李子边看花。”
大约一小时后,到达开园现场——曲尺乡坩园村。当天虽非节日,但对于农户来说胜过节日。为了庆祝丰收,身着各色服饰的采摘者,散布在脆李林,好像各色花朵插在枝条上。我拎着篮子,来到脆李树下,只见脆李像一串串冰糖葫芦,串在枝头。果子青绿中略带微黄,果皮上面裹满一层白色粉末。我摘下一颗想没入水中清洗,却被一位老伯伯劝住,他说:“这是阳光的粉末,聚天地之精华而成,大可放心吃。”说完,他拽下一个小枝头,侧着脸,歪着嘴,直接吃起来。
每一棵脆李树,在春天都会被修枝,所以枝条与枝条之间都不相互攀搭和遮挡,看起来十分干练。开花结果后,枝丫上果子多的,都会被农户摘掉,只留下一到两颗,确保李子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充分。
果品中心的老师告诉我们:“巫山脆李营养成分较多,含糖、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等。”说完,他用手使劲儿一掰,只见脆李骨肉分离成了两瓣,金黄的果肉散发着水灵灵的光。
劳动的喜悦,总带着阳光。我拎着几筐脆李,登船回城。回头一望,成片的脆李林下,人们还在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