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召开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重庆市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实施方案》《重庆市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措施》《重庆英才“渝快办”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旨在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让更多人才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要求我们“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重庆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事业用才、政策引才、平台聚才、环境留才,持续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推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重庆英才”品牌全面唱响,高质量实施重庆英才计划、举办重庆英才大会、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人才强市建设加快推进,人才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65.12万人,天下英才聚渝州已然成为一种潮流。
让更多人才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需要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舞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无论是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三个作用”,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同时也为各类人才一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全市上下要着眼于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搭建创新创业事业平台,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高水平科创基地,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向高端人才、急缺人才广发英雄帖,让各类人才能够在重庆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让更多人才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需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吸引、集聚、用好各类人才的问题上不拘一格,在鼓励创新、引进人才方面政策举措实、力度大,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培育人才政策品牌,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了良好环境。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才能使重庆日益成为各类英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让更多人才在重庆找到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建功立业的机会。
让更多人才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需要努力为人才发展提供更优质服务。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千里马”在巴渝大地上畅意驰骋。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在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特别是要讲感情、讲专业、讲效率、讲精致,落实好人才待遇,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政策;要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坚持以“一站式”人才服务为导向,针对安居、就医、入学、融资等方面需求精准施策,让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创造。
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根本在创新,关键靠人才。重庆坚持育才引才并举,以高层次的平台聚才,以灵活的体制机制用才,以优质的服务环境留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一定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以实干实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