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李晋生 |
今年2月10日,重庆高新区正式颁发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为啥要作出这样的制度设计?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有助于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4月26日研讨会上,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李晋生表示。
有哪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链长制”来解决,如何解决?
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李晋生介绍,2020年,重庆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165.5亿元、增长24.6%、占全市比重70%。不过,和发达地区比较,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制造能力不足、封测能力不强,产业链耦合度低。
对症下药,“链长制”应运而生。据悉,这套工作机制筛选一批产业规模大、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发展空间大的重点产业,由管委会领导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牵头部门负责产业链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其它有关部门负责提供业务支撑,合力推进产业链发展。未列入重点的其他产业链,由分管产业发展的委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负责。
同时,“链长制”背后还有一套议事咨询机制。即由链长牵头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各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关键性难题,提交管委会办公会研究解决。依托区内外高校院所、咨询机构、专家智库等力量,根据产业链实际情况组建专家咨询团队,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与产业发展动态趋势、关键性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李晋生介绍,依托于“链长制”,接下来,高新区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进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同时,高新区将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发展,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实施工业“十百千万”工程,支持传统企业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一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