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青,是以前渝西乡村的年俗。
沾上一个“偷”字一般都不光彩,但大年十五夜里的偷青,大家都理直气壮。据老年人讲,顺顺利利偷了青的人家,这一年会过得轻松平安。
正月十五这一天,不论刮风下雨,家家户户都早早吃过晚饭,只等夜深出门去偷青。一家人一般只派一个人去,而且大都是派十几岁的半大孩子。
偷青和被偷都是吉祥的象征,要是菜地不旺或人缘不好,还无人光顾。那时的农家在土地空行间种的蔬菜不少,冬春的蔬菜很丰盛,无论被偷去多少,都不会有人在意。偷青的人也点到为止,偷上三五棵,就立即回转。
我最喜欢吃菠菜,看见幺爸家菜地里的菠菜长得相当茂盛,就等着正月十五晚上去偷。幺爸也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每年都在那块最好的菜地里,早早种上肥嫩的菠菜,还舍不得吃,好像专等我去偷似的。直到我去偷了一篮子后,第二天幺爸才笑眯眯地割回家。
尽管知道偷青没人抓,但偷的时候心里还是“扑通扑通”狂跳。偷青一般都是深夜悄悄出门,忌讳相互碰上或碰上过路人。我们既不敢点马灯,也不敢打电筒,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做偷儿似的。
刚过门的新媳妇是一定要去偷青的,他们偷的是恩爱,偷的是幸福。哪家要是被新媳妇偷青了,也特别高兴,觉得这一年全家一定平安顺遂,还感觉很有面子。我十岁那年,大哥叫我带上刚过门的大嫂去偷青。我们选择的苏家大坡脚下,那里豌豆尖胖嘟嘟的,青菜绿油油的,花菜鲜嫩嫩的,小葱水灵灵的,十分招人喜爱。大嫂虽然地理不熟,但手脚麻利,一会儿就摘了一篮子。
偷菜的声音虽然轻微,还是惊醒了树上歇宿的鸟雀,它们大叫着扑棱棱飞走。大嫂偷的菜多,又不熟悉地形,走到半山腰还重重地摔了一跤。
每到冬月,母亲都要准备一块以供邻居偷青的菜地。这块菜地被母亲伺弄得很旺盛,她生怕人家瞧不起。那时农家大院人口多,亲戚邻里间难免有口角言语。有一年,母亲不知因何与二妈闹僵,连对面碰着都绕道走。母亲很后悔,想主动和好,又放不下面子。母亲知道二妈家的人最喜欢吃大白菜,就在我家那块最肥沃的自留地全部种上大白菜。在她的精心伺弄下,大白菜长得大大的裹得紧紧的。
母亲怕二妈家的人不好意思来,专门派我给堂姐堂弟露了口风。那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母亲安排姐姐去偷二妈家的青菜。母亲专门带上我,像电影里的侦察兵一样,埋伏在我家菜地背后的山崖边,巴心巴肠地盼着二妈家的人。直到二妈家的堂姐背着大背篼到来,砍了几兜最大的白菜回去,母亲脸上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回到家来,母亲非常高兴,把姐姐从二妈家偷来的青菜煮上一大盆,全家人都吃得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