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阅读吧 不仅仅只是在世界读书日书的旅途读书日,再忆是东坡人生读书滋味长疫中读书记柴火灶上的温情与诗意
第008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热爱阅读吧 不仅仅只是在世界读书日
书的旅途
读书日,再忆是东坡
人生读书滋味长
疫中读书记
柴火灶上的温情与诗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柴火灶上的温情与诗意

彭鑫

  那也是一个四月天,阳光灿烂,春风正好。我游览完桃花源之后,便走进了酉阳新华书店。

  徜徉于书海之中,这里翻翻,那里看看,很是惬意。突然,一本封面为烟气腾腾的柴火灶的散文集,跃入了我的眼帘。它的名字是《妈妈的柴火灶》。

  才翻读了一两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书中,作者二毛将饮食之美与亲情之美相互交融,通过妈妈做的家常菜来写母子之情和人间烟火。

  我就那么一直站着读,我太迫不及待了,我甚至等不急把它买回家坐在书桌前慢慢读。这一站就是小半天,书也读了大半本。晚上,我给它穿上了书衣,把它放在了书架的最显眼处。

  每次翻阅它,我都好像不是在翻阅一本书,而是在翻阅乡愁,翻阅母爱,翻阅诗意。

  翻阅它时,那些温暖的文字让我仿佛回到了无忧的童年,回到了老家。那个时候,我常常和母亲在菜园种菜。菜园旁有一个大池塘,岸上有很高的板栗树,鸟儿在上面叫个不停。

  翻阅它时,那一道道家乡味道让我仿佛回到了母亲年轻的时候。那时,母亲穿着白衬衫,站在柴火灶前给我做莲藕炖排骨、芹菜炒蛋、红薯水饺……我坐在灶前,一边卖力添柴火,一边使劲吞口水。虽然这些菜食材普通,但是母亲以她的巧手,化平常为神奇,家常菜也就有了妙不可言的滋味。等做好了,母亲把大部分肉都夹给我吃了,她自己只吃蔬菜或饺子皮。

  翻阅它时,母亲仿佛还在我身边。那些温馨的画面,在我的眼前重现。她教我发豆芽,她为妻子织毛衣,她给孙子喂饼干,她和父亲一起逛街,她在我耳旁唠叨。

  而今,我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唠叨了。

  二毛的母亲给他建造了一座舌尖上的桃花源,我的母亲也如此。天下的所有的母亲,都给自己的子女建造了一座舌尖上的桃花源。在这座桃花源里,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烟火与母爱的味道。

  还是因为这本书,我把给家人做菜看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个周末,我总要精心地为家人做几道菜:腊蹄花炖鸡、椒藿香鱼、梅菜扣肉、酱爆回锅肉、炝炒绿豆芽……家人吃得满意,就是我最快乐的事。儿子最喜欢用炝炒绿豆芽的酸甜香汁拌饭。每次吃这种拌饭,他都是狼吞虎咽,连吃两碗。这是儿子对我最大的奖赏。

  不仅如此,这本书还使我认识了一个亦师亦友的诗人大厨。去年秋天,二毛回故乡酉阳。我带上了《妈妈的柴火灶》请他签名。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边赏美景,一边谈论文学创作。在大酉洞中,他告诉我“诗缘情”。我知道了,心中有深情,笔下的文字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本书还给我推开的另一扇门——中国美食文化之门。一次,我和二毛相聚在酉州古城的土家八大碗,相聚在龙潭古镇的德义昌。在一起品尝美食的时候,他给我讲述了餐饮品牌“天下盐”的来龙去脉,讲述了八大菜系的特点。在他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柴火灶里的美味与诗意,我感受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这就是我与《妈妈的柴火灶》的情缘,与妈妈菜有关,与母爱有关,与乡愁有关,与诗意有关,与心灵的慰藉有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