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乱象 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花钱我市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729件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大足晚秋蚕茧入库忙石柱 “水中人参”跨洋出海 小莼菜拉动生态产业书写富民新篇
第013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根治乱象 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花钱
我市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729件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大足
晚秋蚕茧入库忙
石柱 “水中人参”跨洋出海 小莼菜拉动生态产业书写富民新篇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大足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传勇)10月13日,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在大足区揭牌。这是中国作协在重庆设立的第二个实践点,将同时承担“重庆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职能。

  大足素有“千年棠城”之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既承巴渝文化之厚重,又具山水人文之灵秀,是文学创作汲取素材、凝练精神的天然沃土。此前,大足已持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学主题活动,此次实践点的设立,将推动更多优质文学资源下沉基层。

  中国作协、重庆市作协、大足区共同签署《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合作协议》,《人民文学》杂志社与重庆市作协同步签订《鼓励和扶持青年作家创作合作协议》,为实践点运行与青年作家培养提供双重保障。此外,徐则臣、李洱、王干等10名全国知名作家,正式受聘为“大足石刻守护人”,将从文化传播与文学创作双维度,为大足石刻注入新活力。

  大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践点不仅能推动大足围绕文学创作、作家培养、氛围营造等方面发力,打造作家“生活体验地、灵感来源地、创作首选地”,加快打造书香之城与文化高地;还将通过中国作协、重庆作协与大足的协同共建,为重庆乃至全国基层文学实践点建设提供经验,为区域文化事业繁荣注入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