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陈女士(化名)很郁闷:她在飞猪平台购买机票时,“明明避开了所有默认勾选的选项,却仍在支付宝里发现一笔从未主动选购的100元的航空意外险账单。”
事实上,不少消费者都感叹购买机票“套路重重”,各类附加服务“藏”得隐蔽,令人防不胜防。中消协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类投诉同比激增超105%,其中机票销售乱象频发,屡遭诟病。
每个环节都放弃了“礼包”
最终账单却多出百元费用
10月11日晚上,陈女士在飞猪购买了重庆往返无锡的机票,订单页面显示实付款为1315元,“当时我特别小心,知道现在订票平台套路多,所以在每一个环节,只要看到有捆绑销售优惠礼包或保险的选项,我都手动选择了‘放弃’或‘不购买’。”
然而,交易完成两天后,陈女士在支付宝账单明细中,却发现除了1315元的机票款外,还有一条独立的、金额为100元的“国内航空意外险”扣款记录。
“这100元扣得我莫名其妙!”陈女士感到非常愤怒,“如果没有查看支付宝账单的习惯,我根本就无从得知这笔隐藏消费。这意味着,在飞猪平台的默认逻辑里,我‘被同意’购买了一份我根本不需要的保险。”
带着陈女士的疑问,记者陪同其联系了飞猪平台客服。
据客服所述,即便消费者在前端所有页面都成功拒绝了捆绑销售,在支付前的最后一个瞬间,系统仍会触发一个弹窗提示,告知消费者“注意您的航班没有添加保障”。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者此时直接点击了最为醒目的“去支付”按钮,系统便会默认消费者同意购买这份保险。只有当消费者主动选择次要位置的“放弃”选项,或者手动关闭(点击叉掉)弹窗,才能避免保费的产生。
虽然客服秒退了100元航空保险费,但对于飞猪官方的解释,陈女士并不买账:“这是利用用户支付习惯设计的扣费陷阱!”
“‘去支付’按钮又大又显眼,而且在最后一步弹出,很多人只想快点完成付款,很容易不假思索地点击。”陈女士认为,这当中充满误导性,目的就是让用户在无意中“同意”。
此外,在飞猪订单页面该笔订单的实付金额显示为1315元,这笔100元费用在飞猪的订单页面中并未显示,而是生成了一条独立的、极易被忽略的支付宝账单。“这难道不是有意隐瞒消费事实,规避消费者的审核吗?”陈女士表示。
搭售套路普遍存在
形式隐蔽“套路”多
“陈女士的遭遇显示明显存在商家误导消费者的不诚信行为,页面设置主次颠倒,限制甚至剥夺了消费者本应享有的选择权。”中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路斐博士表示,线上订单属于格式合同,其中加重消费者义务或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选项,应以醒目方式标示,达到引起消费者特别注意的程度。
“网页‘牛皮癣’,包括弹窗误导、强制消费、绑定品类等,均是商家有意而为。”路斐认为,陈女士的案件中商家秒退款,说明了其知晓自身违法行为。
事实上,陈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记者在多家平台查询及对消费者的采访中发现,此类“捆绑搭售”情况较普遍,且形式隐蔽。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机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投诉高达30万条,其中机票加价销售、票面价格与支付价格不符、搭售等都是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
根治乱象
需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
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约谈并规范在线旅行平台的搭售行为,但类似“默认勾选”“最后一步弹窗诱导”等隐蔽的销售套路仍不时曝出,亟需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
路斐认为,机票销售乱象屡禁不绝,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是原因之一。
针对此类消费陷阱,路斐提醒消费者注意三个关键点:
一、下单前仔细查看,别被优惠迷惑。仔细核对订单明细,检查确认是否有默认勾选的保险、酒店券等增值服务,取消不必要项目。遇到“立减”“折扣”等优惠,建议对比官网价格,避免落入“虚假优惠”陷阱。
二、证据是维权关键。应及时保存订单截图、与平台客服的沟通记录、航空公司官方价目页等。
三、若协商无果,可向12315或行业监管部门投诉,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