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罗芸)把好医生和好技术“搬”进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的诊疗服务——近日,记者从沙坪坝区了解到,该区建设的“医共体”已惠及群众206万人次,为他们节省诊疗费用900多万元。
“以前做手术,首先想的是去大医院才可靠。”家住天星桥恒金花园小区的王先生说。本月初,他在距家只有一街之隔的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天星桥分院接受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他主刀的胃肠肛肠外科专家宋前明来自总院——沙坪坝区人民医院。“这次手术伤口小、恢复快,还省去了排队的麻烦,非常方便。”王先生对“医共体”带来的便利很满意。
沙坪坝区医疗资源丰富,有西南医院、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等三级公立医院8家。为进一步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该区积极构建“医共体”,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健康进家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大专家的优质服务。“我们通过‘医联体+科联体’,把群众心中‘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变成了沙坪坝人民的‘共享资源’。”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区以6家驻区大型三甲医院为“龙头”,联合区级医院组建了6个“医联体”;将48个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与区级医院的100个科室结成“科联体”,实现专家资源互通、医疗业务互融、医学人才互培、学术学科互建、数字信息互联、病患双向互转。此外,该区分批支持区级医院和基层医院添置医用设备120台,并与大型三甲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为群众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现在,沙坪坝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挂上市区专家号,享受到拍片、检验等远程会诊和区级医院的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目前,沙坪坝已通过“医共体”建设了56个专科联盟、38个临床质控中心,并选派117名专家加入220个“红岩家医”团队在基层医院为群众提供专家诊疗服务。据统计,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医共体”已服务群众206万人次,为群众节省诊疗费用9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