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接力棒 两代村医情这位热心司机原来是副镇长大足废弃校舍变身网红民宿武隆建80余处专属站点服务新就业群体一条平台求助信息圆了两代人近百年寻亲梦黎香湖秋色醉人“医共体”为206万人次节省支出900多万元
第005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根接力棒 两代村医情
这位热心司机原来是副镇长
大足废弃校舍变身网红民宿
武隆建80余处专属站点服务新就业群体
一条平台求助信息圆了两代人近百年寻亲梦
黎香湖秋色醉人
“医共体”为206万人次节省支出900多万元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足废弃校舍变身网红民宿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盘活闲置资源、挖掘本土特色,是许多乡村发展的关键课题。大足区宝顶镇古佛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将村内废弃学校改造为特色民宿“古佛学堂”,依托毗邻大足石刻核心景区的区位优势,利用闲置资产让村集体经济焕发新生机。

  10月3日,走进大足区宝顶镇古佛村的主题民宿“古佛学堂”,院内草木葱茏,白墙黛瓦间透着古朴韵味,客房内设施齐全、整洁雅致,既有乡村学堂的宁静惬意,又不失舒适便捷。

  “古佛学堂”的前身是已经废弃20年的一所老学校。借助大足石刻景区带来的旺盛文旅需求,古佛村决定将这处闲置校舍改造为特色民宿,既保留“学堂”的文化印记,又融入当地石刻文化元素,打造差异化的乡村住宿体验。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大足区财政局作为古佛村乡村振兴帮扶牵头单位,为古佛村提供了专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从民宿定位、运营模式等方面全程给予精准帮扶,助力项目快速落地。今年国庆假期,“古佛学堂”备受游客青睐,民宿房间一早便被预订一空。

  “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年轻人都往外走。现在民宿火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古佛村村民的话语中满是喜悦。据统计,“古佛学堂”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5万元的稳定收益,同时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废弃校舍到网红民宿,古佛村的实践不仅是一次资源盘活的成功尝试,更是大足区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未来,当地将继续深挖石刻文化与乡村资源的结合点,让更多“沉睡”的资产苏醒,走出一条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乡村振兴之路。

  (大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东 陈柯男)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