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照万州垫江二题望见月光里的感动 让爱与牵挂绵长秋日笋鲜桂楼秋月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一轮明月照万州
垫江二题
望见月光里的感动 让爱与牵挂绵长
秋日笋鲜
桂楼秋月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日笋鲜

唐利春

  每逢中秋,在老家重庆南川,正是金佛山方竹笋采摘的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方竹笋宴,又称“团圆宴”,那是南川人心中家乡的味道和情感的寄托。

  灶膛里柴火“噼噼啪啪”地燃烧着,绽开灿烂的火花,欢快地舔着锅底,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被火光映成褐色的剪影,如一株贴在墙上的树,忽小忽大,斑驳摇曳。笋块入锅时,发出“滋”的一声轻响,随即水汽蒸腾,方竹笋的清香,在灶间氤氲四散,秋日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母亲将新采摘的方竹笋,用小刀沿笋壳“人”字纹理划下,削下一层笋衣轻轻缠绕在手指上,笋壳就那么缠绕着食指优美地转着圈,一直转到笋根,一根白生生水灵灵如小小象牙宝塔的竹笋便展现在了眼前,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闪烁着灵魂的光芒。而笨手笨脚的我,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学会剥笋,只能一层层地剥开笋衣,速度极慢,用力过猛还会把笋子折成好几小段。

  母亲说,第一株方竹笋带着大地的气息,至真至纯的美味是“炭烧竹笋”。把方竹笋连同竹壳一起,埋进烧红的炭火里,烧笋子的同时,用茅签把青椒串成一串串,埋在滚烫的柴火灰里,翻来覆去烧软。十来分钟之后,扒出笋子,剥去烧焦的外壳,露出冒着热气的白嫩笋肉,和着火烧的青椒、大蒜一起用石臼捣碎,再拌盐、葱花。一口下去,笋尖的清甜脆嫩,青椒的鲜辣辛香流淌于口齿,如同山林间的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味蕾,渗入灵魂深处。

  最爱的“外婆笋”,不仅是一道菜,更寄托着多少人对外婆的浓浓爱意和深深的怀念。在儿时记忆里,到了采笋季全家上山,一待就是十天半月,最方便的是带土豆这种易储藏的食材上山,每到饭点,外婆就会用方竹笋和土豆,为一家人做一碗热腾腾的竹笋汤。母亲传承的“外婆笋”,以新鲜的米汤和土豆泥为辅料,将方竹笋切成小块,用刀背尽量打碎,加老盐菜颗粒混锅一起熬制,入口绵柔细腻,咸香温柔,外婆慈祥的笑容和她那双勤劳的手就浮现在眼前,感觉暖暖的、美美的,是无论走遍天涯海角,都印刻在脑海中,深藏在记忆里,缱绻在味蕾间的菜肴。

  童年的餐桌上,母亲和所有心灵手巧的村妇们一样,就这样将一根根普通的方竹笋或煮、或炖、或拌、或炒,演绎出一道道鲜活可见、简单自然的菜肴。这一碗香气扑鼻的腊肉炒笋片,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是方竹笋的清香邂逅腊肉的醇香,在荤素搭配间碰撞奇妙火花,释放出森林的气味、农家的炊烟气;那一盘浓郁鲜美的白油笋条,选用笋尖最鲜嫩的一段,用白油翻炒,大骨汤勾芡,浓郁的汤汁温柔地包裹着鲜嫩的笋条,“咔滋”一声入口,仿佛整个秋天的美味都锁在了口中。还有竹香缭绕,生津开胃的凉拌笋丝,口感清脆,肉质鲜嫩的清水笋,咸甜交织、外酥里嫩的纸包笋……

  在金佛山人的眼里,方竹笋生于竹鞭,长于金佛山上,是大自然给予的最美好的馈赠。如今,在南川城里,全笋宴为主题的饭庄比比皆是,用平凡食材演绎家的温暖,各式风味别样的方竹笋菜肴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是一年中秋到,母亲打电话催我们回家采笋、食笋、庆团圆了。那一盘盘秋笋美味,是山风揉碎的月光,是竹影摇落的牵挂,是游子与故土之间,永不褪色的暗号,是秋日里的幸福滋味。

  简单自然才是美味,方竹笋如此,人生亦如此。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