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念好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四字诀”纵深推进科研作风学风治理的三重维度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
第011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念好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四字诀”
纵深推进科研作风学风治理的三重维度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

牟丽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第十一章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城乡社区处于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建强战斗堡垒,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证。一是持续织密基层治理“组织网”。创新和优化组织设置,在城市,健全完善“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居民小区)党支部—微网格(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在农村,健全完善“行政村党委(党总支)—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推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二是从严管理教育党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员持之以恒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三是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开展“两企三新”领域党员摸排和党组织组建工作,通过单建、联建以及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两企三新”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做实网格服务管理,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常态化实施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提升行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是推动精细化治理的关键一招。一是优化网格设置。全面推行“多网合一”,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方便管理原则,以村(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为基本单元,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为综合网格,并统一赋码,同步全覆盖建立网格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网格长,切实破解基层多网并立、各自为战的问题。二是建强网格队伍。按照“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其他各类力量”的“1+3+N”模式配备网格力量;完善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推动在职党员“进网入格”,将原本分散的行政资源、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精准整合进统一的网格单元。三是健全网格运行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联勤联动、接诉即办、吹哨报到等网格事项处理机制,完善“问题收集—分析研判—联动会商—协同处置—成效评估”网格事项处理流程,形成“群众点单、网格接单、群众评单”网格闭环管理体系,努力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在“家门口”。

  推动数智赋能,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推动基层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势所趋。一是系统开发基层治理信息平台。以直辖市或地级市为单位,统一开发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一体部署使用。同步建立涵盖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社情民意、公共服务等内容的基层治理数据库,整合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信息资源,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二是打造企业和群众急需的应用场景。按照“共性平台部署+特色场景开发”的整体思路,聚焦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企业注册、职工退休等企业和群众高频急需的“一件事”,以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推动业务协同和流程优化,开发“一件事”应用,实现更大范围、更多层级的多跨协同、高效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推动AI赋能基层治理。在基层治理信息平台接入DeepSeek、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用基层治理的丰富语料持续训练大模型,让信息平台越来越智能、基层治理效率越来越高。

  强化工作保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功能,统筹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倾斜,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本地区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机制,大力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以及“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制度,全面支持“两企三新”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健全落实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等,全面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二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强化人员配备,通过专职网格员转聘、条块临聘人员整合、面向社会公招等方式不断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选优配强基层治理“领头雁”,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社工人才、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三是完善基层减负赋能机制。理顺权责关系,结合实际制定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事项清单并迭代完善,严把清单准入事项关口。推广重庆推出的“一表通”智能报表做法,有效减少基层报表数量和处理报表时间,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破解民生难题、提升治理服务实效。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科技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