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绘就城市文明新画卷深刻领会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本质属性创新基层治理要下足“绣花”功夫以低空经济赋能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第006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精耕细作绘就城市文明新画卷
深刻领会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本质属性
创新基层治理要下足“绣花”功夫
以低空经济赋能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

精耕细作绘就城市文明新画卷

赵德明

  黄桷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正在为孩子们讲解法治和自我保护知识。记者 郑宇 通讯员 周舸 摄/视觉重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强调要“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全面弘扬崇德向善文化繁荣的城市文明新风尚。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体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精耕细作、久久为功,以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推动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注重思想引领,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一座现代化人民城市,必然是向上向善、精神丰盈的城市,是高水平精神文明的城市。一是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利用“思想的力量”“理响重庆”等平台,凝聚城市文明建设共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庆市协同研究基地、重庆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院等平台,深入研究和把握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厘清建设城市文明的内涵外延、价值取向和目标路径,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二是道德建设滋润人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与现代化人民城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让每位市民都成为良好道德风尚的践行者、城市形象口碑的塑造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三是先进典型引领风尚。精心组织时代楷模、道德模范、重庆好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选树宣传,常态化开展先进典型进基层、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用榜样力量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让凡人微光温暖山城。

  厚植人文精神,增强高质量发展内在动能。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的底蕴和追求,城市文化决定城市的品质和高度。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城,让城市文化软实力更好成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弘扬重庆城市精神。广泛开展弘扬“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实施红岩精神传承弘扬工程,构建红岩文化育人体系,讲好新重庆“红岩思政课”,让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二是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实施革命文物、三峡文物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统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和建筑)整体保护,高标准建设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打造成渝古道,实施“非遗焕新计划”,留住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擦亮巴渝城市文明标识。三是创作文艺精品。聚力创作“五个一”精品力作,持续开展剧本文学主题创作“渝本计划”,升级推动《巴渝文库》出版工程,形成更多具有重庆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科技影视、设计创意等新兴文创产业。

  加强行业建设,形成近悦远来城市环境。行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根基和支撑。一是优化文明旅游。持续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唱响“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坚持把文明旅游作为城市形象的“流动展窗”,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景区宣传栏、公共交通设施等载体,广泛宣传文明旅游的理念、规范和礼仪知识。开展“文明旅游伴我行”活动,教育广大市民爱护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提升城市形象。严肃整治违规揽客、宰客等文旅市场乱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舒心、住得安心。二是提升文明交通。坚持教育与治理相结合,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加大对乱停乱放、闯红灯、不礼让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等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和曝光力度。发挥“雷锋的士”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三是践行文明餐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文明用餐礼仪,持续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四是规范文明用网。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主流价值滋养网络空间,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发挥网络媒体、网络大V等传播优势,广泛开展“文明重庆 人人有礼”等主题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推进移风易俗,涵养积极健康社会风气。深入实施“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让每位市民都成为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一是婚丧嫁娶简约节俭。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不办、厚养薄葬,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大力整治“无事酒”,减轻人情负担。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村民自治行为规范,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作用,促进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二是节庆民俗丰富多彩。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村歌赛”“村BA”“村晚”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诚实守信深入人心。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兴。加强诚信建设是提升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要依法打击坑蒙拐骗、商业欺诈、非法集资、制假售假等行为,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言行一致的良好风尚,使诚信内化为市民的道德修养和自觉行为。

  治理“小案小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市民文明素养关乎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必须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着手。一是加强文明素质教育。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个人文明修养。二是规范日常行为。坚持多跨协同、综合施策,持续深入开展十件“小案小事”治理专项行动,下足绣花功夫,大力整治不文明养犬、高空抛物、占用消防通道、乱丢乱扔等群众身边不文明现象。三是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持续开展“德法相伴 文明相随”行政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法治宣传,提升市民法治素养。加强就业就学、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民生热点的舆论引导,注重传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深化改革创新,系统重塑文明建设新格局。树牢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改革思维和创新思维,高标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注重城乡互动、分级分层、分类实施,有效实施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四区两廊”整体布局。一是转变城市文明发展理念。突出内涵式发展理念,切实由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注重民族特色赋能,用好用活渝东南特色民俗文化,打造渝东南“武陵乡风美”品牌。做实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旅融合、文明乡风建设,串珠成链建设三峡库区沿江文明走廊和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二是强化数智赋能。建好用好全媒体传播大脑、三情联动、春风满巴渝等数字文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文明创建跑道实战能力。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联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城市文明治理能力,助力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三是注重文明交流互鉴。城市文明是动态的,也必然是开放的。唱好“双城记”,文明赋新能,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文明交流,传播城市文明形象,不断提升文明重庆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