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调”巧解邻里纠纷重庆离境退税便利化再升级欠薪维权受阻可扫“渝薪码”反映今年“试水”电商销售,明年拓展更大线上消费市场南川精准普法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协同实践典型案例“问诊把脉”船舶安全丰都: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
第008版:重庆
上一版   
“李调调”巧解邻里纠纷
重庆离境退税便利化再升级
欠薪维权受阻可扫“渝薪码”反映
今年“试水”电商销售,明年拓展更大线上消费市场
南川精准普法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协同实践典型案例
“问诊把脉”船舶安全
丰都: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有温度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报记者一线蹲点
本报记者帮忙吆喝销售田畈梨,带活果农发展思路——
今年“试水”电商销售,明年拓展更大线上消费市场

  蹲点点位:石柱县桥头镇田畈村

  蹲点记者:栗园园

  今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田畈村的梨子迎来丰收,1700多亩梨园产量达到750吨。8月26日,烈日下,该村村民在果园里加紧采摘,打包点里,大家你套袋我装盒,配合默契。

  “最近,我们在附近的三河镇联系了一个冻库,把梨子放进冻库,能延长两个月的销售期,今年梨子应该能全部卖完!”村支书曾瑞华松了一口气。

  销路问题一度令曾瑞华辗转难眠。刚开始产量不高时,他还能靠着过去做生意积累的人脉,把村民的梨子卖出去。这几年,产量高了,销售却越发困难。

  今年6月25日,本报“党报记者一线蹲点”采访小组来到田畈村采访时,曾瑞华说起此事就突然哽咽起来,流下了眼泪。记者也第一时间发回相关报道。

  “特别感谢重庆日报的报道,见报后不少人联系我,梨子上市10多天就卖出去二三十吨。”曾瑞华说。

  重庆日报的报道还引起了江津“乡土网红”周鸿的关注。7月31日,她来到田畈村,在果园里为田畈梨做了一场直播。

  “今年,我是真真切切看到了直播带货的影响力。”曾瑞华感慨道,他曾经为出镜感到难为情,但在重庆日报记者建议下,今年他也开设视频号,首次尝试短视频带货。“效果真不错,我们拍摄技术不成熟,但还是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购买,他们还给我反馈说田畈梨子品质很不错。”

  曾瑞华说,在自有渠道、媒体报道、帮扶集团消费帮扶以及直播带货模式的共同发力下,目前田畈梨已卖出500余吨,销售额近500万元,还剩100多吨。

  “梨子还有两周下市,进了冻库还能延长两个月销售期。现在我心里基本有底了,卖完应该不成问题!”曾瑞华说。

  今年的梨子卖出去了,未来怎么办?“我认为还是要从线上渠道走。”曾瑞华说,今年初次“试水”,电商销售量就达到40吨左右,“明年我们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直播队伍,另一方面要与有影响力的主播合作,通过线上平台拓展更大的消费市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