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把党员干部个人查摆整改与组织查摆整改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深学细悟,在筑牢思想根基中增强政治自觉。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一是坚持原原本本学,把握精神实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逐字逐句研读规定内容,系统把握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充分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从理论上明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增强政治自觉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强化专题研讨学,深化思想认识。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交流讨论,推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吸收”转变,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三是融入日常持续学,巩固学习成效。要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矩阵,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及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学习教育,建立定期考核与动态评估机制,防止出现学习形式化、表面化倾向,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严督实查,在强化制度执行中提升质量成效。严督实查,关键要务实;提升质量成效,关键在行动。一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织密监督网络。要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监督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拓宽监督渠道,聚焦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等途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多元化、各领域、全时段的优势,开通举报热线,畅通网络举报平台,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让监督网越织越密越有力。二是提升严肃执纪能力,保持高压震慑。要旗帜鲜明坚持原则立场,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顶风作案的违纪违规干部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三是强化突出问题整改,抓好集中整治。既要深入分析研判,确定整治问题,制定整治措施,建立整治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确保整改工作抓实抓细、一抓到底;也要及时跟进整改落实进程,定期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避免久拖不决、整而不改,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确保改到位、改到底。
力行致远,在推动成果转化中赋能发展实践。学习教育成果只有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效能,才能彰显作风建设的重要价值。一是把作风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大局,激发内生动力。要坚持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切实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聚焦体制机制障碍,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作风积弊,推动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等工作提质增效,将作风建设的软实力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市场活力的硬支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二是把作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夯实执政根基。基层是作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要把严的作风嵌入治理效能提升,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纠治“痕迹管理”“层层加码”等突出问题,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一线下沉,不断完善群众诉求响应机制,以作风转变促服务升级,增强群众获得感,实现政治生态净化与基层善治的双向促进。三是把作风建设融入干部队伍建设,锻造过硬铁军。要将作风标准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完善“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体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着力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筑牢“八小时内外”纪律防线,打造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重庆廉政与审计治理研究中心,本文为重庆廉政与审计治理研究中心2024廉政文化研究课题:ctbulijwh1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