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改革“排头兵” 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精心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低空+”标志性场景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当好改革“排头兵” 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精心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打造“低空+”标志性场景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加快打造“低空+”标志性场景

刘传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重庆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通过推动低空空域改革、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发布应用场景清单等举措,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明显实效。下一步,要聚焦超大城市治理、物流、文旅等重点领域,持续完善低空场景软硬件设施,加快打造一批“低空+”标志性场景,培育壮大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新优势。

  完善低空场景软件硬件设施。一是加快推进低空数字底座建设,提升低空场景智能网联平台性能,为低空场景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撑。构建适用于山城复杂地貌、覆盖全域、高可靠的增强网络系统和实时精准的气象系统,保障低空作业和飞行安全。打造高效算力支撑体系,为低空航天器编队调度、航线动态规划提供强大算力保障。二是结合重点商圈、产业园区、景区社区、医疗机构等,适当超前规划建设一批起降枢纽、起降场、起降点、充换电站、气象监测站等硬件设施,按照近远期相结合、梯次有序推进、逐步覆盖城乡的原则,加快完善重庆低空起降硬件设施网络和低空飞行航线。三是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对于有效参与全市低空场景软件开发、硬件设施建设和具体场景打造的企业,经认定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低空设施和场景开发建设。

  加快打造“低空+城市治理”应用场景。一是发挥重庆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网统管”功能,将重庆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中心、森林山地灭火指挥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智慧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等与其互联互通,实现接警秒级响应、无人机和应急救援同步调派,为打造“低空+应急救援”能力体系提供支撑。二是以城市巡检、交通疏导、医疗救援、医药配送、高楼消防等场景为重点,打造更多“低空+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如利用无人机对高边坡、隧道、桥梁墩台、油气管道、电力线路等进行安全巡检、维修维护;对跨江大桥、多岔路口等拥堵节点进行高空数据采集,结合地面监控系统分析,提升空地协同交通疏导能力。三是拓展应急救援物资低空运输航线,打造低空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打造空地一体化医疗救援新模式,整合医疗力量与通航力量,形成“通航+医疗”的救助合力,为危、急、难、重患者搭建空中救援“直通车”;在市级医院、重点社区等部署医疗无人机起降点,探索“120调度中心—医院—起降点”三级响应机制,打造医疗救援联动体系。

  加快打造“低空+物流”应用场景。一是结合市域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商务区、港口机场等分布,对接邮政、顺丰、京东、菜鸟、美团等头部物流配送和通航企业,建设无人机物流节点和集散地,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其他区县为支撑的城市低空物流配送体系。二是结合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市情,通过增设低空邮路航线,开展无人机低空配送,探索构建农村低空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农产品、农用物资、快递商品、生鲜冷链等配送效率,有效解决农产品外销、快递进村、商品投送等农村物流瓶颈问题。三是加强“低空+物流”跨区域协作,共建成渝双城低空经济走廊,推动川渝两地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运行,加强首条渝湘低空航线建设,不断开拓低空物流跨省航线,逐步形成“通城达乡、辐射成渝、连接东西”的低空物流网络。

  加快打造“低空+文旅”应用场景。一是依托长江、嘉陵江自然风光和洪崖洞、朝天门、李子坝单轨穿楼、千厮门大桥等景点,开发空中游览、无人机夜间飞行表演项目;依托武隆喀斯特地貌、梁平百里竹海等自然景观,布局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开展俯瞰百里竹海、空中飞越天坑等体验。二是在渝北、万州、梁平、武隆等地建设通航小镇、低空运动基地,开展低空飞行体验、飞行培训、科普教育、跳伞体验等,承办国家低空竞技赛事,拓展全市低空飞行赛事,打造山地低空运动旅游品牌。利用低空装备开展农林植保、水果采摘、农资转运、产教融合等,打造“低空+农事”研学旅游。利用直升机、eVTOL等拓展低空通勤、空中摆渡、陆空组网等,加快构建山城低空交通体系。三是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低空经济走廊、渝湘低空航线建设,拓展跨省和区际低空航线,密切与四川、湖南、陕西、贵州等地开展跨区域低空文旅协作,在低空文旅资源开发、空域开放、航线设置等方面协同联动,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产业共生,加快打造跨区域低空文旅生态圈。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本文为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RC250000064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