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境内外记者采访总量增长 质量提升 变量可控“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如何应对北约出钱 美向乌提供“爱国者”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历史不容抹杀 史实不容歪曲刘诗利和“安老三”走红的启示把开了又撤的45万元罚单查明白“空调费”谁来买单
第007版:时事·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欢迎境内外记者采访
总量增长 质量提升 变量可控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如何应对
北约出钱 美向乌提供“爱国者”
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历史不容抹杀 史实不容歪曲
刘诗利和“安老三”走红的启示
把开了又撤的45万元罚单查明白
“空调费”谁来买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诗利和“安老三”走红的启示

苑广阔

  近日,一段农民工大爷挑战写作高考同题作文《我的母亲》的视频,感动全网。据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名来自山西省的农民,当地村民们称他为“安老三”。“安老三”今年六十多岁,当年家里兄弟姐妹一共八个。他读过高中,当过兵,退伍回家后务农种地,也常去城里打工。

  前不久,一位背着双肩包的工地大叔刘诗利在书店偶遇作家签售会,也曾引发热议。刘诗利与“安老三”的故事相继走红网络,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们展现了普通人最朴素的精神追求。在这个“网红”制造话题、流量霸占热搜的时代,这些真实、接地气的普通人形象,恰如一泓清泉,滋润着大众的心灵。

  这些普通人的走红,折射出社会对真实性的渴望。当工地大叔刘诗利坚持去图书馆的身影被镜头捕捉,当“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从一位农民工笔下流出,我们看到的是未经修饰的生命本真。与那些精心策划人设、刻意制造话题的“网红”相比,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没有滤镜,没有剧本,却因其纯粹而直击人心。他们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从刘诗利到“安老三”,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正在被看见。刘诗利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却不忘在书本中寻找智慧;“安老三”扛着水泥养家糊口,仍不忘对母亲绵长的思念。更为珍贵的是,他们从未因生活辛苦而放弃心中热爱。这些现象背后,是大众对文化生态的一种期待——人们厌倦了被过度包装的“故事”和“表演”,渴望看到与自己生活更为贴近的真实场景。每一个被看见的普通人,都在为这个时代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平凡不等于平庸,普通不等于无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角。

  精神世界的富足,让他们熠熠生辉。当工地大叔刘诗利用“谁家的钱都不够用”婉拒各方帮助,当“安老三”的文字让无数网友感动,我们看到了普通人最动人的尊严。这种尊严不依附于财富与地位,而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坚守。一个美好的社会,应当有更多这样的普通人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编织成了最真实的当代图景;正是这些普通人的精神追求,构成了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底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