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历史的记忆和真相,是写在人民心中的,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
然而,总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罔顾铁的历史事实,扰乱人们的正确认知。邓某杰以虚假数据贬低、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张某艺则恶意编造“红军资助关东军”等不实信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武装率先举起民族抗日大旗的历史事实……对此,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重拳出击,依法惩处。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任何调侃、诋毁、丑化、否定真实历史的行为,都是对民族情感的严重伤害,更是对国家法律的公然挑衅,必须严惩。
侵蚀历史真相的不只是谣言,还有谎言。“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时遭到不明枪击,8日拂晓,日军攻击国民革命军的阵地,两军陷入交战”……这是目前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的初中教材《新编 新社会 历史》、令和书籍出版的《国史教科书(第7版)》中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描述。硝烟散尽八十载,侵略者仍在其历史教材中,撒下弥天大谎。对此,日本历史学家纐缬厚一针见血指出:“当前,这种捏造、歪曲、否定真实历史的历史修正主义依然笼罩着日本教育界和媒体界。这背后隐藏着的,是日本不愿承认侵略,不愿承认‘加害责任’的心态。”
历史不容抹杀,史实不容歪曲。从日本华北驻屯军强行驻军丰台,挑起“第二次丰台事件”,到炮兵联队针对准备攻击地点南苑、卢沟桥抗日军营进行测量并制作要图,历史真相如此清晰。战犯小安金藏的笔供清晰记录,“向抗日军欺骗交涉”“将抗日军兵营中心进行了准备攻击基础的测量”。这些铁证如利刃般刺穿了侵略者的虚伪画皮,昭示七七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全面侵华战争导火索。
侵略者对历史真相的篡改,在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浩劫上尤显卑劣。当日本教科书悄然删去“南京大屠杀”“从军慰安妇”等词条,大肆宣扬“皇国史观”时,民间正义之士正艰难守护着真实的火种——旅日华侨林伯耀奔走半生,只为让日本社会直面“日军侵华的加害历史铁证如山”;导演武田伦和用纪录片《老华侨不沉默》“向世人揭露那段黑暗历史”;松冈环女士更以百次南京之行,践行“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的承诺。这些正义之士的坚持,是对历史修正主义最有力的驳斥。
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厅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它道出和平的真谛:宽恕基于真诚忏悔之上,忘却是对历史与死难者的双重背叛。
真实的历史不应被掩盖,更不应被歪曲。无论是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惩治造谣者,还是正义力量不懈追索如山铁证,皆是为了守护不容亵渎的历史记忆。正如日本明治学院大学研究员松野诚也所说,“只有回顾错误历史,方能着眼未来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