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持续深化对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实践和理论的认识关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一点思考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价值和推进策略奋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扫码关注!
第005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编者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持续深化对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实践和理论的认识
关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一点思考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价值和推进策略
奋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扫码关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4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 张卫国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价值和推进策略

  “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两大定位”之一。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造内陆开放新范式。

  深刻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理论逻辑。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重庆依托区位优势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是空间枢纽。重庆处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构建起三维交通网络,形成贯通东西、连接欧亚的空间拓扑结构,实现内陆与全球市场的空间转换。二是要素枢纽。重庆通过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形成要素磁吸效应,借助自贸区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构建“跨境金融+数字贸易”新体系,以“硬制造+软服务”推动要素双向循环,发挥双循环连接器作用。三是制度枢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通过“跨省通办”等机制创新,建立“重庆试点—成渝验证—西部推广”三级传导模式,推动制度红利向西部延伸。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三重价值维度。重庆的战略支点价值已超越传统定位,成为国家战略中兼具纵深支撑与战术突破的关键枢纽。一是战略安全双屏障。重庆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拥有汽车、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同时,重庆也承担着长江上游生态修复与森林碳汇重任。二是区域改革试验田。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收入与研发投入较低的现状,重庆联合四川探索构建“梯度联动”发展体系,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三是制度型开放标杆。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首创中欧班列运单物权化、跨境金融区块链等规则,推动内陆开放从物流通道转向制度创新。

  推进战略支点建设的系统性实践路径。构建战略支点需要实施“四链融合”攻坚工程,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现代化实践方案。一是创新链全周期突破。依托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技术攻关,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设立孵化基金和概念验证中心,通过“百名教授进千企”促进产学研融合。二是产业链升级改造。尽快完成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扩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链主企业要牵头提升本地配套率,将经开区打造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三是生态链金融创新。要建立长江上游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联合川鄂建立跨省水环境补偿机制。四是治理链体系构建。要以党建为核心,以数字化为手段,以法治化为保障,以市场化为补充,形成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转型赋能城市治理的良性循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