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盛城区前往青年镇的路上,洁白的梨花缀满枝头,仿佛这个季节最诚挚的邀约。
走到更古村金鹅洞外,习习微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四周田畴交错,青绿迸发,充满朴拙意味。洞口书四个不大不小的红字:溶洞火锅。
万盛地处渝南黔北交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南部的青年镇更是丘陵山区,天然溶洞密布。以前听说在溶洞可以歇凉、窖酒,没想到还可以在溶洞里开设火锅店,也算别出心裁了。
入洞不远,是一片开阔空间,摆放了20张桌子。因为溶洞的特殊地形,有石梯一级级往上延伸,还有几张桌子便摆在更高的位置,居高临下。
面向洞口,斜上方的崖顶有一处小小的豁口,一缕天光泄入,使得溶洞自然通风。灶台区、调料区井然有序,连地面也整饬得干干净净。洞里还安装了灯饰,映得周围的钟乳石焕发出奇异光彩,形状或像龙头,或像猴身,或像凤尾。
据闻,无论春夏秋冬,洞里始终保持12—18℃的恒温。难怪在洞中身心无比舒畅。
火锅在准备中。溶洞火锅的主人刘小勇先陪我们在洞内参观。
往溶洞深处走,我们来到了糍粑辣椒的窖藏区。我这才知道,溶洞火锅的底料跟一般的火锅是不一样的。其中,经过发酵的糍粑辣椒堪称灵魂。辣椒采购自河南、新疆等地,做糍粑辣椒,需得黄阳椒、艳椒、印度椒、满天星等五六种辣椒同时使用。先将辣椒精选切段,在80℃的水里煮上几分钟,冷却后将之捣至黏稠状,拌上食盐,掺上同在溶洞培植的发酵培基液,密封在土坛里3个月。
光线渐暗,只见一口口深棕色的大缸摆放得整整齐齐,俨然排兵布阵。缸口一律用透明塑料布密封,里面装着正在发酵的糍粑辣椒。幽暗的世界,一切都在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刘小勇打开一坛即将发酵完毕的糍粑辣椒。只见色泽红艳,已成膏状,上面覆盖着一团团白色晶体状的东西。我们问,这是什么?原来是食盐。经过允许,我们探身向缸里闻了闻,沁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鲜香,醇香,还是糊香?
在他的娓娓叙述中,糍粑辣椒和溶洞火锅的前世今生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因为条件有限,万盛的先民一直有在溶洞贮藏食物的习惯,他们将贮藏的食物和糍粑辣椒放在煨罐里煮熟后食用,味道鲜美,一直传承至今。
刘小勇和他的合伙人沿袭了传统洞藏发酵的糍粑辣椒,改良工艺,开发出新的火锅底料。经发酵的糍粑辣椒加上牛油、植物油、豆豉、豆瓣、花椒、姜、葱、蒜以及山萘、香叶等香料,在工厂的炒制车间进行炒制后,经强力冷却,再进行外包装,销售至全国各地。
终于坐在桌子前面,看着一大锅滚沸的红汤,阵阵香气已勾出肚中的馋虫。
我夹起一块毛肚在汤里涮,经过高温的煮烫,不一会儿毛肚便脆生生,吃在嘴里,带着说不出的浓香。不消说,这些美妙的滋味正是糍粑辣椒带来的。
重庆人无辣不欢,包括我。但因肠胃不佳,我一向对火锅敬而远之。但这顿中辣的火锅吃下来,辣在嘴,肠胃却并无不适之感。那汤色依旧清亮,红盈盈,清透无比。
闲暇时,不妨来青年镇,品尝一顿美味的溶洞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