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三全育人”实践答卷 打造现代职教治理典范开设《跟着建筑去旅行》课程 探路数字化美育贯通“四大课堂” 构建思政育人新生态
第012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交出“三全育人”实践答卷 打造现代职教治理典范
开设《跟着建筑去旅行》课程 探路数字化美育
贯通“四大课堂” 构建思政育人新生态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创新“书院+学院”融合育人模式
交出“三全育人”实践答卷 打造现代职教治理典范

  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诚信书吧学习讨论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一场静水深流的育人变革正在全国高校宿舍楼宇间悄然展开。

  自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至2023年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其纳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战略框架,构建优质学生社区、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建设的核心课题。

  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三峡职院”),这场改革呈现出更具活力的创新图景。作为全国职业院校首批自主试点单位,该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通过构建党建统领下“1417”学生社区整体智治体系,创新打造“书院+学院”双院育人模式。该模式有效破除传统组织管理壁垒,系统整合专业教育与生活育人资源,建立起目标协同、机制贯通、权责明晰、评价科学的融合育人体系,成功将学生社区从治理“末梢”转化为育人“前哨”,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范式,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点燃智治引擎

  “1417”体系重构育人治理矩阵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空间壁垒与机制藩篱?怎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场域的深度链接?

  三峡职院创新构建“1417”书院治理体系,以系统化改革思维给出了破题答案。

  “1417”治理体系依托以书院为载体的一个治理中心,围绕党建统领、三全育人、智慧服务以及平安社区四大功能板块,通过“院长—楼长—层长—学社长—舍长”五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聚焦“一站式”学生社区价值引领、空间建构、队伍入驻、资源下沉、学生参与、技术支撑、制度保障等七大要素,实现以书院制改革为支点,撬动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体系引领、层层推进,三峡职院打好一套组合拳,推进育人模式改革。

  锚定育人改革战略坐标,构建三位一体顶层设计体系。学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将书院建设纳入“双高计划”重点工程,建立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双轨决策机制,构建“智库指导+跨省研学”协同机制,连同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专家,完成实施方案优化迭代。打造“6+13+N”立体化育人空间,建成正德书院、明德书院、文德书院、峻德书院、崇德书院、广德书院六大书院,创新思政演播厅、心语室等13个功能载体,培育“社区先锋”等六大线上精品栏目,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场域的双向赋能。

  强化组织建设,落实机制体制稳运行。学校成立六个功能型党支部与团支部,实现党团组织社区全覆盖。实施双院干部互相兼任等三项机制,破解双院“双重组织”融合育人难题。完善制度体系,为书院运行奠定坚实制度保障。

  创立“1+6×N”协同机制,夯实社区育人力量。通过“书记下午茶”与“导师六导工作”等载体,实现校地资源与社区需求的精准耦合。锻造7×24育人生态,组织79名辅导员全时进驻学生社区,将育人区域延伸至生活区域。落实“五长制”网格化体系,培育治理现代化新力量,选拔3000余名学生担任层长、学社长、舍长,构建起他治—共治—自治的闭环。

  2023年,学校辅导员全员入驻学生社区办公,履行“九项职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社区资源稀薄、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在“书院+学院”双院育人、并行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实现书院实体化运行。

  一系列突破性改革,不仅打通了组织与管理的“任督二脉”,更让“三全育人”从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生长生态。

  打造创新范式

  双院共生破译“三全密码”

  随着工作纵深推进,发挥两院特色优势、实现双院共育共赢,考验着教育人的智慧。

  三峡职院的答案是,瞄准在机制破壁、内容重构、数字赋能环节,实施共生·精准·智慧的立体化改革,书写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有力答卷。

  机制共生,打造“共生化”育人生态,破解育人主体割裂之困。

  学校将双院育人新模式创新与实践纳入学校党委、行政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建立党政“双向三层位”育人机制,健全“共生化”育人生态体系。通过干部互相兼任机制、校级会议联动机制、院级会议协同机制,实现专业育人与书院育人空间共享率达90%,跨部门协作响应时间缩短至48小时,制定差异化议事规则精准分工,让“三全育人”从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生态。

  内容精准,推进“精准化”育人内容开发,破解育人元素缺失之惑。

  学校开发双院“三级”育人内容,探索构建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双院精准化育人内容。整合双院“六导”育人队伍,337名导师组成“六导”育人方阵,将“三农情怀培育”“职业人格塑造”等主题融入社区生活,79名辅导员化身“成长摆渡人”,在宿舍楼宇间织就全时域育人网,滋养出兼具专业技能与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

  智慧赋能,以“智慧化”育人规范建构,破解育人管理僵化之弊。

  学校以标准革新与数据治理双轮驱动,明确思想引领、专业培养、实践创新等8个维度育人质量标准,实施OBE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系统开发学院课程标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建立线上学生“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教务、学工、书院三方数据实时互通,打破系统堵点,学生事务“最多跑一次”服务覆盖率达90%。

  三化齐抓、立体育人,三峡职双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构建起“三全育人”新格局,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回答好教育强国的时代之问。

  铸就示范高地

  从三峡库区辐射全国

  学校双院育人创新模式被重庆市教委专项工作组誉为“眼前一亮,极具创新”,获教育部专家高度评价“破解了职业教育重技轻人困境,构建了德技并修育人新生态。”

  这场育人变革的“三峡样本”激荡出深远回响,催生从“重技轻人”到“德技并修”的生态蝶变,推动学生、教师与学校同频发展。

  学生成长,德技并修。获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41项、市级一等奖等248项;培养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斩获“挑战杯”全国奖项8项;涌现市级优秀共青团员、重庆市三好学生等600余人。

  教师发展,成效显著。获国家级奖励40项,省部级项169项,教改团队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创新突破,树起范例。学校在“有组织精准育人”理念下,通过强化书院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化设计思路,完善“学校指导—书院开发—辅导员落实”三级素质育人体系。学校被评为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A级建设单位,打造“三峡职院”输出模式。典型经验在重庆市专题会议作示范交流。

  更深远的影响正在显现,“书院+学院”育人模式已辐射至广东湛江科技学院等10余所高校,吸引97余所院校来校考察交流。

  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新征程上,三峡职院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引擎,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注入新动能,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卢文凤 陶毅 宋洪 图片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