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协同赋能 促进核心素养真实发生城镇新增就业17.2万人、引进人才1.4万人“联合拿地+弹性出让”破解扩产困局知名投资机构与重庆深化产业合作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彭水:探索“三维驱动”模式 提升工会服务效能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教学评协同赋能 促进核心素养真实发生
城镇新增就业17.2万人、引进人才1.4万人
“联合拿地+弹性出让”破解扩产困局
知名投资机构与重庆深化产业合作
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
彭水:探索“三维驱动”模式 提升工会服务效能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校
教学评协同赋能 促进核心素养真实发生

  中华路小学陈艳老师进行“教—学—评”一致性成果课例展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步入核心素养时代。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指挥棒”和“校准器”,如何以评价破解“考非所学”的困境、推动素养从课标文本到学生能力的实质性转化,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之问。

  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校(以下简称“中华路小学”)勇立课改潮头,敢闯教改深水,探路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以系统性、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改革拓宽学校课程改革路径,有力保障“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落地。

  如何理解学校的“教—学—评”一致性?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路人,中华路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菁给出解答:“教—学—评”一致性即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教学的评价三个要素协调配合的程度。中华路小学致力于以评价改革推动优教、促学,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落地。

  如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中华路小学依据“双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整体刻画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具体表现特征,将学生素养具象化为担当力、倾听力、思考力、表达力、行动力等多个维度的细则,形成“学生学习素养”评价量表;将教师课堂教学表现细化为课堂文化、持续探究、学生参与、搭建支撑等多个维度,形成课堂评价量表,让“教—学—评”可见,让教师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增强教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022年以来,中华路小学基于素养导向、学科实践,持续深耕“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从“让评价嵌入课堂”的试水阶段过渡到“对学生和评价要素的两重关照”调整期,进入“对‘教—学—评’整体关照”的优化期,逐步将实践重心放到如何让评价的表现更显性,让评价的功能更彰显。

  如何深化“教—学—评”一致性?

  “学科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是化‘学科知识’为‘核心素养’的中介桥梁。”中华路小学课程部负责人陈艳介绍,学校通过进一步强化学科实践,创设真实情境,引入AI赋能,推动“教—学—评”一致性进入新阶段。

  具体实践中,各学科团队以“集体视导”“达育杯赛课”等活动为契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形成经典教学设计,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深入挖掘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的联系,设计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任务,鼓励各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开发可视化思维工具,通过实时的过程性数据采集,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基于AI循证的学习路径优化闭环。

  以改革活水浇灌质量之花,凭“教—学—评”一致催生素养之果。近三年,学校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质量全面提升,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多次获评国家级、市级精品课,多名教师在市级教学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美丽重庆我代言》《“中华”美食小当家》等作业设计在市级作业设计评选中获奖。

  杜林燕 覃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