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自觉掌握和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武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守正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以数字技术重塑智慧文旅新生态
第021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扫码关注!
自觉掌握和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武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守正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
以数字技术重塑智慧文旅新生态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数字技术重塑智慧文旅新生态

雷艺

  近日召开的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指出,“持续推进数据归集和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文化和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支撑。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正成为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放大效益的重要路径和手段。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全方位创新内容生产、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用户体验,立足“数字重庆”构建全域文旅宣传推广新格局,加快重塑智慧文旅新生态,助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文旅服务供给模式。围绕“以需定供、以数提效”重构服务供给的核心逻辑,搭建基于语义识别、用户行为建模、偏好匹配等的智能服务体系,借助算法精准分析文化偏好、行为模式、空间轨迹等,以实现多元文化需求与服务资源高效对接,推动服务体系由“响应式供给”向“预测型供给”升级,消解供需错配与服务空转等结构性矛盾。跳出“项目式”供给思维,构建以场景为核心的沉浸式供给体系,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在地—云端—虚拟”跨场景融合,将服务边界从“景区+线路”模式扩展至“全域+全时”模式,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贯穿前期计划、过程参与和后期分享的“无界文旅”。以平台思维整合旅游管理、文化传播、市场运作、社会服务等多元功能,推动构建“前端多触点、中端强统筹、后端准执行”的闭环服务模型,打破条块分割与部门独立的治理壁垒,推动政府、企业、社区、用户多元联动。推动文旅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协同,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数字文旅服务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数字文旅消费市场,以“融合”为前提构建跨界服务,以“联通”为支点形成多域互动,以“演化”为目标驱动体系自我更新,使整个文旅服务体系具备自我组织能力与内生增长动力。坚持公共服务与商业运营并重,线上平台与线下设施互促,切实提升文旅服务的整体品质与社会效益。

  搭建文旅数据中台,实现资源精准匹配调度。加快推进文旅数据中台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时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建设文旅知识图谱和行业大模型,提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能力。加强边缘计算和隐私计算技术应用,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构建清晰的数据分级调度体系,区分基础数据、核心数据与决策数据的不同属性与用途,保障数据从汇集到调用的路径清晰、流程畅通。建设应急指挥平台,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构建产业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态势,充分释放各环节数据价值。建设文旅数据资源池,以数据链为核心重塑资源链、服务链、管理链,搭建文旅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市、区县、镇街三级数据互联互通,编制文旅数据资产地图,动态掌握数据资源分布状况。探索“数据+”新型业态,发展基于数据要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智慧旅游服务,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根据不同用户群体、不同文旅场景、不同发展阶段动态生成调度策略,精准匹配“人—地—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文旅资源实现智能联动。通过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推动文旅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培育数字内容生态,拓展文旅价值创造空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非遗项目等开展高精度三维扫描和数字化建档,建设智慧博物馆数字展陈系统,围绕文旅知识图谱构建智能化推荐体系。大力支持数字艺术创作,鼓励创新传统文化元素,开发系列主题内容产品,如“跟着诗词游重庆”文学旅游线路、“红色记忆”革命故事系列、“非遗匠心”传统技艺展示等,结合AR/VR技术搭建虚拟文旅体验场景。将数字内容嵌入数字文创、沉浸演艺、主题消费、数字藏品、文化电商、文博教育等新兴文旅消费场景中,推动从内容供给向价值释放延伸。以IP化思维推动内容品牌构建,将高频传播内容转化为城市文化IP、活动主题IP、场景体验IP,培育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内容品牌。发展云演艺、云展览等线上文旅服务,拓展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整合文化体验、数字娱乐等功能,打造数字文旅综合体,推广文旅直播电商新业态。基于“内容+服务+产品”的融合商业模式开发数字文创衍生品,延伸文旅产业价值链。构建“中央厨房”式数字内容生产体系,打造文旅融媒体中心,整合各类传播渠道资源,形成“三端联动”的立体网络。移动端重点布局短视频平台和小程序;大屏端刊播4K/8K超高清文旅节目,提升家庭场景观赏体验;线下端在景区、文化场馆部署AR导览设备,促进线上线下内容互通。建设国际传播平台,提升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坚持内容为本、结构为纲、机制为器,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时代”迈向“内容时代”。

  【作者系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新闻中心编播部副主任、主任播音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