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马虎不得,你们一定注意安全哈。”2月6日早上,家住南岸区海棠溪街道的老人邵惠民看见小区门口的电梯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便一再嘱咐现场监理。最近,进出小区的居民们几乎都会在大门口驻足观看一小会儿。
这是和泓南山道社区党委通过议事协商、民主参与,最终达成一致的成功“实验”,也是该小区通过征求意见“撬动”大修基金开展的最大工程,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痛点,将让上万人日常出行更安全便捷。
和泓南山道社区紧邻南岸区江南体育馆,辖区内仅有和泓南山道一个物业小区,常住居民4682户,人数11709人。起初小区大门口有一个自动扶梯,但没几年就“停摆”了,导致居民进出小区必须经过高差4.5米的阶梯,不便于“一老一小”和残疾人等群体出行。
随着老龄化人群日益增多,出行矛盾愈发突出。社区党委巧用“三事分流”工作法,组成由社区党组织、网格员、物业、业主代表构成的“一心一议”建设工作小组,并召开协商会议加紧推进改造工作。
作为老党员的邵惠民大爷便是小组其中一员。他清楚记得召开第一次协商会议时,现场意见“交锋”最为激烈。
“有人说把扶梯维修一下就行了,有人认为可以把原来的扶梯拆掉,换一个全新的,有人建议将扶梯改为直梯。”邵大爷说,最终多数人还是赞成将扶梯改为直梯。
在此后的协商会议中,社区党委又专门邀请设计公司、监理单位加入其中,请各方坐下来详细了解改造工程的“门道”,敲定设计方案,形成合理报价。改造工程启动后,社区在每个重要节点做好公示和解释,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业主代表现场见证。按照现在的速度,预计3月中下旬直梯就能修好,届时居民就能轻松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