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出发,共赴阅读新程科幻、过去与现实的交响他在重庆写诗干预变老,并不违背自然深入解读改革关键词
第012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从创作出发,共赴阅读新程
科幻、过去与现实的交响
他在重庆写诗
干预变老,并不违背自然
深入解读改革关键词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荐书台

深入解读改革关键词
——《新时代改革关键词》读后
郭丹

  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所向。它包含两重意蕴:一方面是指一切为了人民。改革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则是指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大动力。历史一再证明,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改革几乎不可能取得成功。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掘出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际上在这二重意蕴中,“依靠人民”是“为了人民”的前提和基础,想把“为了人民”的工作做好,首先要让人民知道这个工作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样做,让人民真正理解、认可、支持,人民才会主动关注、参与、实践,“为了人民”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的获得、共享、美好。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汤建军带领团队创作而成的《新时代改革关键词》(宁夏人民出版社)一书,就是致力于做好让老百姓理解、认可和支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等叙事手法,选取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新时代改革关键词,以群众语言、生动事例和可靠数据等,深刻阐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一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篇文章,而是浑然一体的鸿篇巨制,其突出的主题就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也就是“关键一招”的意义所在。“进一步”既要拓展全面深化改革,也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出夯实民生之本的实招、出实现社会良治的灵招、出保障人民安全的胜招。

  改革正在向广度拓展,也正在向深度开掘。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广度上讲,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从深度上讲,改革进入深水区,越往深处走触及的矛盾问题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进一步”,体现了改革向纵深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定不移。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仍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六个坚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当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进一步的根本还在守正创新: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我们党坚持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把牢马克思主义之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之正,创造中华文明革故鼎新、改革实践锐意进取、制度设计系统集成之新。

  唯改革者进,唯开放者强,唯改革开放者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着眼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些关键词的解读,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释,更重要的意义是对当前社会舆论中关于改革路径等的一种回应。改革的深化并非坦途,它需要我们正视可能出现的阵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时不能一味埋头苦干单干,更要让“为了群众”与“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同频共振,得人民心、受人民信、聚人民力。

  《新时代改革关键词》的诚意就是致力于同频共振的阐释工作。如何得人民心、受人民信、聚人民力?老百姓看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本书每一个关键词的篇章都用“史、实、数、例”与老百姓共情共鸣,用群众话语把理论的实践过程与路径讲清楚,用数据对比把改革的成绩和现状问题摆明白,用现实案例把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进展和不足说透彻。这种坚持把大主题落实到民心关注的各项小切口,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到改善人民衣食住行的各项做法,需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要有勇于探索的勇气,要有深入浅出的表述,更要有以人民为中心做研究的真诚与朴实情怀。这可能也是我们希望更多的通俗理论读本走进百姓心中,以及越来越多的通俗理论读物能够与老百姓共情共鸣的原因。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