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产业集群夯实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根基加快推进重庆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化县域经济
第024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产业集群
夯实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根基
加快推进重庆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化县域经济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建议

夯实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根基

王希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人才是富国之本、产业之基。全市教育大会强调,要“聚焦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人才支撑”。人才是产业迭代升级的催化剂,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跃升。高等教育要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强劲动力,以人才培养新成效赋能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健全培养现代化产业人才的耦合机制。培养服务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优秀人才,要健全形成“评价科学、响应精准、效率优化”的耦合机制,改善高等教育系统的要素配置与运行效能。要健全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评价机制。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评价导向,破除束缚产业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人才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策源能力、创新活力、增值动力。要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精准调适机制。推动学科专业紧贴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质量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产教联合体等,推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化产业急需人才;以产学研合作架梁搭桥,促进校企精准对接、要素全方位融合,激励高校师生“走出校园、走出实验室,走进园区、走进企业”,推动科研人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让广大学生在真实产业场景中淬炼技能、增长才干;匹配区县产业需求选派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工程师或“科技副总”,加快科技成果向优势企业、科技型企业等转移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知识产权”变为“资产资本”。要以数字化提升产业人才培养效能。拓展教育空间和教学场景,打造以数字课程、虚拟仿真、数字培训、数字评价等为内容的数字学习空间,加强信息化对教学全过程的支撑,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夯实服务重庆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构建培养现代化产业人才的组织体系。以健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机制为牵引,构建以“推动知识重构、理实结合与学科交叉,促进思维革命、跨界融通与范式转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革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服务产业发展的组织共识。让“行业产业需要在哪里,人才培养就定向覆盖到哪里;行业产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高等学校就培养具备那样素质的人”成为教育共识、行动导向。要建立学科专业交叉的组织制度。以知识图谱更新与融合为“基座”,不断完善适配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体系,打破阻碍交叉融合的思想守成、行政壁垒与资源配置模式,全面强化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和项目制学习,提供更多创新实验空间和资源条件支持,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实践性、创新性。要凝聚培养产业人才的组织力量。培养一大批具有跨界思维、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形成一支由创新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组成的优秀产业人才队伍,深度融入和服务“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助力重庆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造培养现代化产业人才的良好生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赖于各类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提高,必然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也必然需要培养现代化产业人才的土壤和生态。要塑优做强链式融合生态。在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的基础上,理清人才链的嵌入与支撑逻辑,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凝聚人才链,人才链赋能创新链产业链”的新样态,在创新链产业链重点环节打造产业人才生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产业人才平台系统,推动形成校企人才双向奔赴、资源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要塑优做强协同攻关生态。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实现企业科技自立自强。要塑优做强自主创新生态。根据产业人才的成长规律探索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通过训战结合和循环赋能充分调动人才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内驱力,推进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以教育生态力涵养提振产业人才的持续成长和创新效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把大量高素质产业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产业“出题”、人才“答题”、市场“阅卷”成为常态,持续增强重庆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