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安卡,主要是因为她写诗,我们一起参加过多次诗歌活动,我读过她的不少诗歌作品,还写过评论。安卡的诗细腻、干净、内敛,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敏感多思的写作者。但没有想到,这位重庆女作家的第一部集子却是散文集《素尘欢》。就数量来看,她的作品并不太多,但每每拿出手的作品,都是用心用情的,让人读得下去,而且读后还若有所思。《素尘欢》从文字到装帧都很干净,没有前言后记,而是直接将文本呈现给读者。这样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干净利索的性格,也有她的自信。
当下的诗歌写作,经常被人诟病。其实散文也一样,只是盯着散文找毛病的人可能少一些。有些人或许以为写散文容易,随便写下来就是“大作”。事实上,写好散文并非易事。我读过很多所谓的散文,其实就只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录一些生活琐事,或者描述事物的表象,类似于记流水账,于是题材雷同、结构重复、缺乏思考的情况随处可见,读多了就让人觉得缺乏生气,甚至有些厌烦。
好的散文往往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甚至阅读欲望。如果要将散文的构成要素进行简单分解,我们可以从题材、主题、情感、思想、语言、技巧、境界等方面展开。如果一个人的作品在上述方面都是读者熟悉的,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可能缺乏新意;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超越了既有的作品,体现出了新的发现,表达了新的思想,采用了新的艺术手段,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或多或少地具有了艺术上的吸引力。安卡的作品很难说属于大作品,但说她的散文是优秀作品,应该是没问题的。
安卡的散文是接地气的。接地气不是说一定是沉迷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而是说与作家的生活、情感、思想、情怀密切相关。“草木心”“小城寄”“素尘欢”三辑中的所有作品,都是作者的所观所感所思所悟,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形象的存在,感受到她和其他人的不同。她喜欢安静,暮色、小树、漫步、旅游、沉思时常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她关注人,关注人性,所以我们读到了她写父亲、母亲、朋友、孩子的作品,充满乐趣,也满是机智;她喜欢山水和文化,于是在她笔下,我们可以读到不一样的旅行,看到不同的风光、生活和文化,感受不一样的古镇古街,而她自己则投入其中,享受远离尘嚣的安静与舒展。安卡作品中的地名都是现实中存在的,东山、渠江、涪江、嘉陵江、钓鱼城、龙多山、歇马……熟悉这些地方的人,自然会有一种亲切感,甚至可以通过作者的感悟获得对这些地方的新鲜体验,或者生发出新的思考,在作者发现的基础上增加一份自己的思索;不熟悉它们的读者,也可以循着作者的足迹、笔触产生更多美妙的联想。
安卡的散文见事亦见人。她的散文往往是小处着眼,向深处、细处挖掘,于是我们就在作品中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经历与思想。她拒绝见事不见人的写法,始终将“人”作为作品的主体。她写人主要是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品质,因此,这个“人”最终是作者自己,她的经历、思考、困顿、梦想都在她的游历、观察、静思之中呈现出来,她的爱恨也流动在优美、内敛的文字之间,流动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对话之中。书中的《慈禧老唐》《故乡客》《重庆二哥》《带着香气的遇见》《过客》《梦里不知身是客》《一个人开车旅行》等,都涉及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关系的人物,他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是鲜活的,也是独特的。《时间的尽头》中的影子,是作者偶然结识的朋友,她们一起旅行,一起喜乐,一起寻觅,但影子最终为了自己的梦想出事了,作者并没有以一种悲哀的心态书写,而是以淡淡的笔触回顾她们经历的很多事情,写出了她们对于生命的理解。
安卡的散文是有温度的。温度说的是人文情怀。我们面临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完美,甚至和我们的心理期待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文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写出我们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关爱,尤其是寻找可以带给我们深思、启迪的话题,让读者在困顿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享受到文字的抚慰。《寂静的暮色》中有这样的段落:“我是这公园唯一的过客。我走得小心翼翼,彩色路道不发出任何声响。宽阔的道路向前延伸,越走越宽,像大地伸出的手臂,若有所求,但寂静无声。”这是景色,更是心态,作者由此回忆起自己的过往,回忆起朋友、亲人,寂静之中生长出一份暖意。这份暖意其实是对现实与人生的慰藉。《不要等河流醒来》写的是作者所认识的渠江、涪江、嘉陵江,她在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江边生活,但却始终没有离开江水,她说:“嘉陵江水,裹挟着渠江、涪江,也裹挟着我的成长岁月,一直在平缓流淌。和时间一样,它流淌的形式近乎静止,却从来都不曾沉睡。”作者回顾了自己在不同年龄对江河的不同体验,感受到它们近乎静止但不曾沉睡的特质。而这种品质,似乎就是我在现实和文本中感受到的作者的品性,安静而不静止。
安卡的散文是有诗意的。我注意到一种现象,只要有过诗歌创作经历的人,无论他们后来是写散文还是写小说,在语言使用、表达手段的选择上似乎都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他们善于在作品中借用诗意的表达,让文字更具有弹性,超越普通的外在书写,让人读后不是淡而无味,而是余味悠长,从而将小说、散文的艺术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安卡的每一篇散文虽然都是围绕一个题材或者主题,但思绪不断延展,将作家经历、感受过的事情,串联在一起,而又不觉得松散;她的散文很干净,不拖泥带水,交代具体的事件、事物只是她的目标之一,更多的是在事件、事物之中融入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城市的缝隙》写的是城市的老巷子,那里有很多故事,作者对老巷子的外形描写:“被时光的风雨摩挲过的石梯,破旧中带着温润,温润中挂满苔痕;川东民居的大木门一扇扇紧闭着,仅从门前石梯的滑度,可窥见曾经的门庭若市;蛛丝网一样的电线挂在古宅破落的墙面,我不知道它们有没有思绪,会不会从灯光下老人的皱纹中感到欣慰……”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城市中的老巷子,每一句背后都有她的感悟和思考,文字很美,但在回忆中蕴含着一份怀念和无奈,读后让人若有所思。
从《素尘欢》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态度,读出了一份高雅和淡然,读出了她发现美的眼力和书写美的笔力,读出了文字之间的忧郁与温暖,读出了隐藏于诗人内心的小欢喜、小惊喜、小梦想——所有的“小”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人,鲜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