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庆答卷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扎实推进重庆数字文化建设以“文化+科技”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书写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庆答卷
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扎实推进重庆数字文化建设
以“文化+科技”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重庆数字文化建设

孟媛 张映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也强调,“扎实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发挥数字文化引领撬动作用”。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社会各领域,为文化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重庆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和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要按照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以数字技术赋能重庆文化发展提质增效,切实增强重庆文化软实力,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整合重庆数字文化资源。数字资源是发展数字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是建设重庆数字文化设施。准确把握数字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与安全性,统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新基建,实现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数字基础设施全覆盖,为重庆数字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推进重庆文化数字化转化。深入挖掘重庆优秀文化资源并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存储,尤其是通过3D建模重构、虚拟仿真、知识图谱构建等信息技术对文献资料、图片影像、音乐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确保缺损、丢失、难以复原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得到修复、模拟和还原,形成更多体现时代性、具有原创性的重庆数字文化资源,建成能够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的重庆数字文化资源数据库,定期动态采集和更新数据信息,精准绘制重庆文化点位数字分布图。三是实现重庆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坚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把重庆数字文化资源数据库接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创作宣传展示重庆文化的短视频等数字成果,让不同地域的人们感受到重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关注重庆文化发展态势,提升重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发展重庆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一是打造重庆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升级打造两江新区数字文化产业集群、临空数字文创产业集群,持续拓展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渝中区电创园、仙桃数据谷、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新一代数字文化产业前沿阵地,培育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好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龙头企业,打造竞争力较强、技术优势明显的专精特新数字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技术及模式得到资本和市场认可的高成长性数字文化企业,全面推动重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发展重庆数字文化新业态。围绕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等重庆的代表性文化创作高品质数字文化IP精品,打造“文化·千秋红岩”“文化·巴渝文物”“文化·惠游重庆”“文化·光影重庆”等数字文化应用,利用网络直播、社交媒体把大足石刻、印象武隆、铜梁龙舞、川江号子等重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打造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重庆文化数字产品。三是加强重庆数字文化产业监管。要构建多方协同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增强公众和企业的版权意识,充分保护文化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优化重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推进重庆数字文化传播。数字技术能够创新传播形式,助力重庆文化繁荣发展。一方面,强化体验式传播。文化只有让人们体验并满足人们需求才能得到认同和传播。坚持贴近人民群众需求,借助数字化技术营造重庆文化新体验场景。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址、文博场馆、剧院剧场等文旅场所,运用数字技术开发云端式、沉浸式、体验式等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开展线上演播、云展览、云旅游、云阅读等数字体验活动,让受众随时随地尽享云端重庆文化服务盛宴,提升重庆文化传播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传播矩阵。要用好融媒体,依托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全媒体整合分众传播模式,构建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的融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多点开花、全域覆盖、纵深发展的重庆数字文化传播格局。用好用活移动端,创新“短视频+直播”模式,创建重庆数字文化传播平台,引导受众在直播间交流互动,促进重庆文化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互动和分享,推动重庆文化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