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友好成为重庆的城市底色临近岁末,让劳动者安“薪”少忧“酬”群内岂可任性“27岁任博导”有何不可?乘“数”而上 向“新”而行
第011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友好成为重庆的城市底色
临近岁末,让劳动者安“薪”少忧“酬”
群内岂可任性
“27岁任博导”有何不可?
乘“数”而上 向“新”而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7岁任博导”有何不可?

徐刚

  近日,“27岁清华博士任上海交大博导”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这名年轻的学者叫张林峰,出生于1997年。今年6月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他选择到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任教,担任助理教授、博导。面对质疑,张林峰表示,高校中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年轻教师,不希望大家因此产生“年龄焦虑”。

  很多人对博导的印象,是年龄大、资历老的专家学者。然而,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与学术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今,有不少年轻博士当上了博导,有的甚至比张林峰还年轻。例如,电子科技大学的夏娟不到24岁成为硕导,25岁成为博导;重庆大学的冯磊,也是在25岁就当上了博导。

  博导是“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简称,很多人会将“博导”与“教授”等同起来,认为只有教授才有资格当博导。所以,“27岁任博导”格外惹人关注,但其实也算正常。因为,我国大学对博导实行遴选制,主要看人才的科研能力是否足以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据上海交大规定,新增及在岗导师原则上需确保在退休前完整指导一届研究生,特别优秀的副高级和中级职称教师也可申报,但应具有博士学位。因此,对于科研成果卓然的张林峰而言,年龄并不是问题。

  年轻学者任博导,好处显而易见。首先,他们往往能够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年龄的接近使得双方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上更容易产生共鸣。这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其次,年轻博导的加入,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科研水平。同时,年轻博导的活跃思维和开放态度,也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产生新的科研增长点提供可能。

  面对年轻学者担任博导现象,人们应秉持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对待27岁任博导的张林峰,不妨对其科研实力、任教水平拭目以待,多给年轻人一些信任与期待,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盯着“年轻”标签。同时,高校也该“理直气壮”面对此类争议。只要选拔经得起推敲、引进人才的实力的确过硬,高校就要继续为年轻学者提供机会,必要时为他们“撑伞挡雨”,让优秀的年轻人们安安心心做学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