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英模的榜样作用,从讲好英模故事、塑造英模形象、弘扬英模精神三方面着手,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讲好英模故事,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之“味”。讲好英模故事,要将英模人物放入历史坐标中讲述。讲好英模故事,关键在于时代背景的融入。只有将英模人物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深挖时代背景,才能讲述好他们如何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何自力更生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如何自信自强奏响筑梦圆梦的奋斗凯歌。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感受到时代脉搏,理解英模精神的时代价值。讲好英模故事,核心在于情感力量的倾注。要用心用情讲好英模故事,用情感的力量讲述英雄是怎样炼成的,怀揣对英模人物的崇敬之情,认真思考和选择展现英模人物精神品格的故事进行深度创作,讲出人情味,提振精气神。讲好英模故事,重点在于技术手段的创新。数字化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创新叙事方式、增强故事吸引力提供了新的思路。要创设互动体验,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在线互动,将“我说你听”的单向输出转变成“我说你说”的互动反馈模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塑造英模形象,铸就爱国主义教育之“魂”。英模人物来自人民,同样是真实、现实和朴实的。一是塑造真实的英模形象。历史真实是塑造英模形象的基本遵循。塑造英模形象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尊重历史真实、挖掘生活真实、体现艺术真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通过展现平凡生活中的感人事迹,于平凡中见伟大,于寻常中见大义。二是塑造典型的英模形象。英模形象的典型性是其影响力与示范效应的核心所在。塑造英模形象必须明确英模定位,根据英模的职业背景、事迹特点和社会影响力,选树一批事迹可信、形象可亲、品格可敬、精神可学的先进典型,通过拍摄优秀文艺作品、授予英模荣誉奖项、组织各种纪念活动等形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公众的爱国热情。三是塑造新时代的英模形象。英模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时代的英模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烈士、劳动模范、科学家等,还应涵盖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人物。通过广泛宣传当代英模的先进事迹,可以发挥好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弘扬英模精神,凝聚爱国主义教育之“力”。英模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化体现。弘扬英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英模精神是补足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李大钊,到“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的邓稼先,再到“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的黄文秀,无数英模以生命和热血诠释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真谛。弘扬英模精神要学习他们坚守理想、赤胆忠诚的精神品格,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弘扬英模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弘扬英模精神就要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弘扬英模精神,砥砺奋斗意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英雄模范人物鲜明的政治本色。英模之所以能成为英模,就在于他们能为了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勇于迎难而上。弘扬英模精神就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苦干实干的精神品格,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