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连接城乡的中间环节,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县城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县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支点和枢纽作用,以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力和区域协同发展力为抓手,带动城乡产业融合、公共服务提质、要素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效能,以县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多层次促进县城产业提质增量。县城是县域的产业集聚地、消费集中地、商品集散地。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县城为载体,主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加快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调整优化县乡村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县城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乡镇产业全链条升级。一是积极引进资金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下沉县城,打造横跨东西部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创新东西部产业转移合作,支持东部地区通过托管、共建、指导等形式支持中西部县城高端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模式,鼓励东部地区创新成果在中西部孵化转化。二是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服务国内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梯度有序转移的国家战略,提升服务、畅通渠道、落实政策,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承接,满足外出人口回流县域就近就业需求;加速县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劳动力吸纳能力。三是统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乡风民俗、地理环境等,做好“土”味,突出“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等,就近实现县域产品深加工提档增值、地域资源多样化产出,做强做优县域富民产业。
全方位强化县城公共服务供给。县城集聚县域内最优质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让县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镇、村社区倾斜,从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数量适配、质量均等。一是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和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以县城医疗、教育机构为支撑,完善“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三级共同体建设,推动三级机构从业人员多向流动,以人员派驻、专业共建、当面带教、科研协作、远程协同、虚实结合等方式,在提升县域教育、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扎根乡村,形成“一校(院)多区”的“教(医)共体”模式。二是健全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障体系。政府主导加大养老保障建设力度,建立“县级养老服务+乡镇养老服务+村居家养老服务”三级县域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金融机构要对养老服务企业的信贷融资适当放宽条件;政府对规模大、前景好的养老服务项目可给予一定补贴,对相关福利性养老机构落实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三是补足文化体育服务短板。综合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和使用便捷性对文体设施进行“补量提质”,完善“县级—乡镇级—社区(村)级”三级文体设施配置。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镇改造,按需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健身步道等公共文体场馆。围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文化消费升级需求,改造升级文化产业市场、特色文化商业街等消费场所,优化县城文化消费环境。
宽领域增加县城人口聚集数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核心是人的流动。县城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向上承接大中城市人口溢出,向下引导乡村人口向场镇集聚。破解城乡之间人口单向流动的问题,亟需提升县城对人口的吸纳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一是充分利用县城产业企业提质增量、县城公共服务供给日趋完善的契机,同步引导产业工人和行业人才返乡就业定居。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出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推进户政事项申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在社会保险、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均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有效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差异。二是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实现路径。健全农村权益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规范引导农村承包地流转,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城里赋权,农村留权”,让农民在城里乡间可进可退,解决进城落户农民的后顾之忧,双向助推、两端发力促进农民进城落户。三是立体化完善出村进城的对外连接通道。优化公路覆盖面,推进县城干道与干线公路的畅通衔接,开展干线公路过境段、进出城瓶颈路段升级改造,支持县城开通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公交,提高县城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加快5G网络和千兆光网向乡村延伸,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服务以及智慧农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方便农民用好手机“新农具”,干好电商“新农活”,以新技术、新业态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