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铜梁区安居古城文庙奎文阁底楼,唐智勇正在修复清雍正年间的《子史精华卷》。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
一把镊子、一把刷子、一支毛笔、一碗糨糊,9月11日,在铜梁区安居古城象征文脉传承的文庙奎文阁底楼,60岁的唐智勇正在有条不紊地修复清雍正年间的《子史精华卷》。如同一名“隐士”,他每天大部分时光都在这张大桌前度过,沉浸在与故纸对话的时光中。
信守承诺 携古籍安居“安家”
唐智勇是大渡口人,从小爱读书,特别是历史故事。20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放弃“铁饭碗”,南下广东,很快挖到“第一桶金”。
唐智勇一边做生意,一边收藏古籍。时光对古籍并不仁慈,他就开始试着修复。从民间“发烧友”一步步成为业界专家,曾任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古籍专委会主任。
“古籍,是文脉的载体,蕴藏着国人的精神密码。”唐智勇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珍视古籍,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春节,唐智勇返乡祭祖,听闻铜梁千年古城安居正在进行修复。他刚到安居古城,就被这里所吸引。在古城里的旧书摊,他淘到两本古籍。“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还有满是灵气的山山水水。我感觉这里一定藏有许多快要消亡的古籍。”
商海打拼已20余年的唐智勇一直有返乡打算,只是苦于在重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收藏他那数万件古籍。当时,铜梁区委、区政府正启动安居古城文庙修复,安居镇向唐智勇递来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
2022年,文庙经过两年多的精心修缮,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游客探访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晋打卡点。唐智勇也信守承诺,结束生意,蚂蚁搬家般将3万余卷珍藏的古籍运到文庙的奎文阁,人和书都在此安家。
身兼数职 一人撑起一个古籍博物馆
走进安居古城奎文阁,古意盎然,上下三层均存放着从五代十国到近代的各类古籍,犹如一个古籍博物馆。
经唐智勇修复的《雷峰塔经》《太平御览》《唐书》《旧唐书》《钦定礼仪》《西夏国书略》《三国志》等上万卷古籍,如今静静地陈列在奎文阁中,其中《雷峰塔经》成为镇楼之宝,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
唐智勇既是馆长,也是古籍修复师、讲解员。他非常乐于给游客、居民做讲解,并现场展示古籍修复技艺。
采访中,几位游客踏进奎文阁,唐智勇当即引领游客从一楼逛到三楼——
“1924年,西湖边矗立千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人们发现,许多砖块内装有佛经。这就是藏在塔砖里的《雷峰塔经》,经历了1000多年时光的考验保存下来。你们看,卷头刻有礼佛图,之后是经文,每行10字,共2700余字。”“这是114册的《太平御览》,是清嘉庆年间的活字本,由徽商汪昌序印刷。《太平御览》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相当于现在的搜索引擎”……
一圈走下来,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唐智勇满足地抿了一口手中的茶:“多向大家展示,多向大家讲解,把这条路走下去,这是我的初衷,这也是我未来的路。”
望闻问切 对症下药治“书病”
揭、补、压平、衬纸、钉线……唐智勇每天粗茶淡饭,埋头苦干,每一次修复都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古籍年代久远,脆弱身躯早已伤痕累累,虫蛀、粘连、破损、污渍均是“书病”。唐智勇说,自己犹如医者问疾,望闻问切后再对症下药。望,检查破损情况;闻,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和有无霉烂;问,询问书籍来历;切,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情况。
此外,清洗除尘、修复破损、脱酸处理、加固支撑、修补整饰、封装保存,整个流程都是全手工,不能使用丁点“现代工艺”。
2002年,唐智勇收藏到一部古代经书,如获至宝。他尝试着展开经书,发现因长期受潮,纸张之间紧密粘连,成了民间俗称的“指头经”。他先用蒸汽将经书蒸松散,再找来明代纸张托底,一寸一寸用镊子剥开,一点碎片都没丢弃。
这卷2米多长的经书,唐智勇花了一年多时间才修复完毕。
对唐智勇来说,每一片故纸都有生命,他的使命就是让这些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让这些一碰就碎的古籍重新“活”过来。日前,唐智勇的古籍修复技艺已申报铜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