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第011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坚持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刘富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其中,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排在首位,起统领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深刻把握打造强大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意义,全面认识思政工作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深刻认识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的内涵意蕴。思政引领力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所在,其内涵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二是强大的思想指导力。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三是强大的价值塑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之成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内在蕴涵于教育强国的建设过程之中。这主要体现在,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综合全面的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将三者的发展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协同推进,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鲜明主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始终把牢办学方向,切实履行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领导责任。认真贯彻执行教育督导问责制度,把党的教育方针是否落实到位作为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有效实现的重要标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二是坚持建设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厚植爱国情怀,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三是坚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要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教育生态,优化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